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读后感
目录
位置: > 作文 > 读后感 >

读《边城》有感1500字

城,总是给我一种被玫瑰花瓣包裹着的被隔离的朦胧感,但又可以忽的透出点真切来。城中的人们哪,就着花瓣间的缝隙来观摩着城外的世界。

沈从文的《边城》就像一朵与世隔绝的玫瑰花,人们生活在重重花瓣之下,保留了一切的原始状态,“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者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景,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边城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平静而美好的世界里,不受外物侵扰,干净而纯粹,这里没有权利纷争,没有赤裸裸的金钱欲望,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里,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即使渡船人收了钱,也会将这些钱换成茶叶和草烟慷慨地奉赠给过渡的人们。

《边城》的开头别具韵味,指尖触着纸张上的文字,轻轻摩挲,心随视线而动,恍若真的看见了那叫做“茶峒”的小山城,那条小溪,溪边的白塔以及塔下住着的那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淡淡的,飘渺的,似触着但又似抓不住的这种感觉充斥在《边城》的字里行间,没有博人眼球的激烈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淡淡的。

翠翠和爷爷相依为命,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开始了她朦胧的爱情,傩送,在那个端午节扎根在翠翠的心里。心事羞于言表,但是依稀能被爷爷瞧出个模样来,于是心善的爷爷开始陷入了一种自我矛盾中,他忆起了翠翠的母亲,担心翠翠会重蹈母亲的覆辙;但另一方面他又极其希望翠翠能有个好归宿,便渐渐关注起了这事儿。翠翠的爱情悲剧也从此开始。

天保和傩送这对兄弟都中意翠翠,他们商量之后决定用唱歌的方式来开始“竞争”,也正是因为这唱歌间接导致了天保的死亡。爷爷的误会以及表意不清是推动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人们不乐于直接的语言表达,在透着湿漉漉的湘水风情的《边城》,人们总是喜欢托人来传话,来来回回得意思便渐渐不明晰起来,再加上个人的揣摩,翠翠的爱情便在这来来回回中崩成了碎片。在爷爷死后的一个黄昏里,翠翠同杨马兵谈起了爷爷。那个躺在湿土里可怜祖父的旧事,翠翠把一切弄明白之后哭了一个夜晚。而那个让她在梦中“摘了一把虎耳草”的少年,因赌气而下行。文末“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是翠翠在叹息吧!‘不回来也是好的,省的我天天挂念,时间一长就该忘了!’又是翠翠的期盼吧!‘回来吧,傩送!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了也说不定呢!’看到此处,心猛得像被揪了一下,冗长的平淡之后的一点刺激,我陷入了这座城!

《边城》以原生态的语言描摹了原生态的情境,是原生态的复现。沈从文对于农村、弄人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让我想到了海子,想到了海子的“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至今我仍怀念少时在村庄里的那满天繁星,真的是满天星辉几乎晃晕了我的眼,躺在房顶上的触目辽阔,心胸外放感知着一切美好。幽远宁静,连呼吸都放缓,似与自然,与这漫星点缀的天幕融为一体,这是在喧嚣的城市中永远找不到额感觉,那样妙不可言的!

此外《边城》中还介绍了湘西的风土人情,并以此为线索。例如:翠翠的母亲对歌认识了翠翠的父亲,就是这种歌唱出了翠翠;而后,傩送因为唱歌求得翠翠从而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边城》中还有很多关于月光的描写令我颇有兴趣。最初翠翠和傩送就相识在那个端午的月光下,翠翠整理自己心里朦胧情感时陪伴她的如银子般无处不可照及的月光;以及翠翠在得知傩送对她的情感时的柔和的月光,使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

其实,最让我难以忘怀的终归是《边城》中那种“静”,使全身心放松酥软了骨头的那种“静”。我想,在这样一个冗杂、浮陈、喧嚣的俗世中,我们需要这样一座城使心灵归于平静,回到人性中最初的真、善、美!


相关内容

《老人与海》读后感1500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1500字> 《爱的教育》读后感1500字>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1500字>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1500字> 读《四世同堂》有感1500字> 读莫泊桑小说有感1500字> 《女巫》读后感1500字>

推荐阅读

读后感>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主体作文> 读后感>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风景作文>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