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英国某小镇,一辆正在行驶的列车上,一位年经的单身母亲正在为生计发着愁。这时,过道走过的一个瘦小的带着圆框眼镜的小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神秘、孤僻、害羞…..一长串词在她充满想象力的大脑中不断闪过,“何不为他编写一个故事呢?”一年后,一部科幻儿童读物的出版,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是的,她就是J.K罗琳。这部小说,就是连出七部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的被誉为“科幻小说圣经”的《哈利波特》。
七部书,十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时至今日,我们仍能记得每年在书店排队等候新书的急切兴奋,捧着书的废寝忘食,沉浸在魔法世界的如痴如醉。猫头鹰、飞天扫帚、魁地奇、隐形衣、各种各样的神奇咒语、成长中的甜蜜与烦恼……《哈利波特》的意义决不仅仅只是一部儿童读物,在无数青少年甚至成人心中,它真的完整地打造了一个世界。
十年前,看完书后,我们总是爱幻想着自己某天也能收到来自霍格沃兹的入学通知书,摆脱“麻瓜”的命运。而十年后的我们,是否应该更深层次的发掘这部小说的价值。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魔法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想象力的影响力的财富传奇!
7部小说,让J.L罗琳一跃成为全球孩子心中的偶像、亿万富翁、神话的缔造者。甚至她与书中人物也一同作为英国的标志,出现在2012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中。小说改编的八部电影不仅在全球狂揽几十亿票房,也捧红了剧中几位演员,它更成为好莱坞最具价值的电影系列之一。除此之外,华纳兄弟还将《哈利波特》系列变成了横跨电子游戏、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创造了零售额近200亿美元的商业机器。这就是一部书的价值,或者说是想象力的传奇。
想象力创造了什么?书?电影?远不止这些。正是由于人类的想象力,我们能使用各种发明创新,见证各种科技成果,了解各种神奇知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及其衍生的创造力,推动了这个社会的发展。
然而纵观国内的图书、电影市场、发明创新,我们不由得感慨想象力的缺失。国外某机构曾做过一个关于世界各国国民想象力情况的对比,美国、日本、德国遥遥领先,而中国的排名却让我们不由得心一紧。对比才能找出想象力缺失的原因。姑且不谈“填鸭式”教育理念对孩子们想象力的摧残,单是国外对想象力的重视程度就值得我们深思。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美国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一天放学她回到家对妈妈说:“妈妈,原来0不是我原来想的鸡蛋、气球!老师告诉我们这代表数量!”妈妈脸色突然拉下来,随后将幼儿园及其老师一起状告到法院,要求其赔偿对她女儿想象力的损害。在国内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位母亲做法的荒唐,然后事实上这场官司引起了当地广泛的关注,许多人支持该母亲的做法,最后这位母亲赢得了官司。这就是不同,这就是原因。
我们无法强求唤起这个物质社会对想象力付出更多的关注,但是我们是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想象力的。儿时的奇思妙想为何今不复存?也许更多的因为我们自身的漠视。扪心自问,我们有多久没擦拭落在想象力上的灰尘了?面对一成不变的事物,我们是否应换种做法改头换面?遇到难以应对的问题,我们是否能改种思路另辟蹊径?凡是多想一点可能会是另一种柳暗花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不断地否认儿时的异想天开,不时地放弃看似不太可能的想法,然而,有多少可能是由不可能伴着努力与创新换来的?有多少改变世界的创造起初也是被人嘲笑过的?总会有些人,张开想象力的翅膀,不顾世俗的讥讽,坚持自己,用努力将那些不可能变为可能,向世人证明想象力之传奇。而我们能成为那样的人吗?能!当然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就让我们共同为想象力插上一双承载的梦想的翅膀吧!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创造出中国制造的《哈利波特》;总有一天,我们能创造出属于中国的想象力传奇;总有一天,我们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