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幸福是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来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 还有很多定义,但都离不开一句话,那就是:幸福是顺随心意而感觉到的。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心意,所以每个人认识中的幸福各有不同。
我们的 国家由品德高尚贤能有才的人管理,每一位公民都有素质,有道德。家人间其乐融融、朋友间真诚以待、邻里间关系友好、即使是陌生人间也会互相帮助。这便是一种幸福。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这也是一种幸福!
将以上两个不同时期的看法融合一体,就可总结出三点。第一是经济富裕:人要幸福就要有基本的物质保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少吃少穿,整天为肚子发愁,是与幸福无缘的。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是财富更加丰饶充盈,蛋糕做得更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二是社会公平。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滋生幸福感。如果不公平,不公正,即使自己的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的更多,就会心理失衡,牢骚满腹。特别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收入公平较收入增长更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感。为了幸福,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一定要公平的分好蛋糕。第三是良好心态,幸福既然是一种主观感受,除受制于客观现实外,还与主管心境有很大关系。追求幸福,不仅要重物质,而且要重精神,不紧要改变环境,美化环境,而且要改变心境,美化心境。 幸福的国家是以幸福的人民为依靠的,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许多的教育学家,在中国的大地上,播撒下文明的金色种子,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比如安徽,在新中国的旗帜下实施“不花钱,有学上”,让我们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小学生,我们就是幸福的标样。我们应该珍惜幸福时光,学好知识,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做好准备。
老百姓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国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与改善。如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大地减轻了老百姓看病的压力。生病是痛苦的,但是看得起病,却是幸福的。百姓幸福生活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幸福是什么?对工人来说,幸福在艰苦的劳动里;对农民来说,幸福在精心的耕作中;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幸福就在知识的宝库里。也就是说,作为我们小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知识的宝库里寻找到幸福的真谛!欢度拥有幸福的美好时光!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呢?读着书,反复思索,我明白了:人生观决定个人的幸福观。怎样看待幸福,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生要怎样度过才有价值。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遵守《小学生守则》: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活动。相信这样做,我们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幸福。但对于“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总感到费解,更是有些深奥。读了《建设幸福中国》后,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也找到了深藏在心中的答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一定要树立爱国、爱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知识,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