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景岳全书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景岳全书 >

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谟·暑证

暑证

经义

《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者,先夏至日者为病,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满,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金匮真言论》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应象大论》曰∶夏伤于暑,秋必咳疟。

论证(共七条)

暑本夏月之热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故其为病,则有二证∶曰暑,曰暑,治犹冰炭,不可不辩也。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

此以暑月受寒,故名暑,即伤寒也。惟宜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痢、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中为主,是亦暑之属也。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 。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以固其气。此与暑之治,大有不同,若或因暑之名,而不分表里,不察,则误人不浅矣。

暑证,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总由恣情任,不慎风寒所致也。暑证,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触冒暑热,有势所不容已也。然暑热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寒袭入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暑不多见,而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者,但见发热头痛等证,则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无非寒凉,其不达也亦甚矣。

伤寒之病,虽同为寒邪,而名有不同也。伤暑之名,虽可同为暑邪,而病有不同也。伤寒之名有不同者,在冬之寒,即谓之正伤寒;在春之,即谓之病;在夏之暑,即谓之暑病。是病、暑病。亦皆伤寒之别名耳。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又曰∶凡病伤寒而成者,先夏至日者为病,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即此谓也。伤暑之病有不同者,其因暑而感寒者,寒则伤形,即伤寒也;因暑而受热者,热则伤气,即伤暑也。是内伤外感,俱有暑病之不同耳。经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即此谓也。盖气盛身寒者,谓身受寒邪而气无恙也,故曰伤寒。气虚身热者,谓身冒暑热,而热伤气也,故曰伤暑。此义人多不解,而谓伤寒者必身寒,则于理不通,而大昧经旨矣。

夏月盛暑之时,必令身有微汗,此养身之道,最得时宜者也。若必使快然无汗,则未免胜于,多致疾矣。观之经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盖可知矣。

夏月伏续论,在前第二卷《传忠录》中。

暑有八证∶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凡治此者,宜调理元气为主,清利次之。

中暑死者,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只宜以暖之物,护其脐中,徐徐治之。

论治(共五条)

一、暑证,凡暑月外感风寒,以致邪抑遏气,而病为发热头痛,肢体拘急酸疼,无汗恶寒,脉紧等症,此即伤寒之属。治以解散为主,宜正柴饮、小柴汤,或一、二、三、四柴饮之类,酌其寒热虚实,随宜用之。若脉见微细,气体虚弱,不可发汗者,但宜补中气,使元气渐充,则寒邪自散,不必攻邪也。或用补中益气汤主之。若邪感于外,而火盛于内,或明热甚者,宜柴白虎煎之类主之。若寒邪在表未解,而六脉微细,背冷恶寒,或呕恶泄泻,内无热证者,此正伏在内,而邪不易解,虽在暑月,亦速宜中,如理煎、理中汤、大中饮、麻桂饮之类,皆宜速用,不可疑也。亦不可迟也。若邪盛于外而中不甚虚者,或以五积散。以上诸证有不能尽者,俱宜以伤寒门诸法,察而治之。

暑证,凡内伤生冷,致损胃气,而病为腹痛、泄泻、呕吐者,治宜以中散寒为主。若初受寒邪,停积未散,而脾气未虚者,先宜以抑扶煎、五德丸之类主之。若胃气微虚者,宜佐关煎、五德丸主之。若胃气再虚者,宜胃饮、理中汤主之。若吐泻已甚,脾肾兼伤,而痛连小腹二,或成痢者,宜胃关煎、理煎,或九气丹之类主之。若表中寒邪,内伤主冷,表里俱病者,宜兼治之,以和胃饮加柴,或胃饮加柴,或新方诸柴饮,察虚实而用之。古方用大顺散为中之总治,亦何足以尽之也。

暑以酷热伤人,本为热证,然中又有,此不可不辩。凡暑热中人者,其气必虚,以火能克金而热伤气也。然热者不可不清,虚者不可不补,但中之者宜兼乎清,如身热,头痛,烦躁,大渴,大汗,脉洪滑,喜冷水,大便干结,小水赤痛之类,皆证也。若气不甚虚,而但有火证者,宜白虎汤,或益元散主之。或火盛之甚者,惟玉泉散更妙。若汗出脉虚浮,烦渴有火而少气者,宜白虎加人参汤,或仲景竹叶石膏汤、《宣明》桂苓甘露饮之类主之。若眩晕少气,虽烦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脉散主之。以上诸法,用治中之,皆古法之善者。若虽壮热口渴,而脉虚无力,或重按全无,及神困气促者,此脾胃气虚,元不足,假火之证,若误用白虎等剂,其危立至。

凡中暑热者,人皆知为证,而不知中有也。盖外中热邪,而内亦热者,此表里俱热,方是证,治宜清补如前。若内本无热,而因热伤气,但气虚于中者,便有伏之象,故凡治暑热之证,最当辩其虚实。若脉虚无力,或为恶寒背寒,或为呕恶,或为腹痛泄泻,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凉茶凉水,或息短气促,无力以动之类,皆中之证也。凡见此类,但当专顾元气,惟宜独参汤,徐徐与之为最妙。若兼微呕恶寒者,宜加煨姜与人参等分主之。再其甚者,则养中煎、理中汤、五君子煎,或五福饮、理煎之类,皆当随宜用之。若虚寒之甚,则舍时从证,桂附皆所必用,切不可因暑热之名,而执用寒凉解暑等剂再伐气,则变有不可测也。若夏月于盛暑中,过于劳倦,因而中暑者,其劳倦既已伤脾,暑热又以伤气,此本内伤大虚之候,当专以调补为先,然后察其有火无火,或有邪无邪,而兼治如前可也。

夏月因暑致病,而医有不知伏,误投寒剂,以致吐泻腹痛,或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状若伤寒。但察其脉微神困,便是盛格之证,速宜药以救其内。

夏月既伤暑热,复伤生冷,外热内寒者,当专以内寒为主。有滞者,清其滞;无滞者,益其气。但中理脾,脾气既复,而暑无不退也。

论香薷饮

香薷饮乃夏月通用之药饵,常见富贵之家多有备此。令老少时常服之,用以防暑。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不宜此者多也。若误用之,必反致疾,何也?盖香薷一物,气香窜而沉寒。惟其气窜,所以能通达上下,而去菀蒸之湿热。惟其寒,所以能解渴除烦,而清搏结之火邪。然必果属脏,果有火邪,果脾胃气强,肥甘过度,而宜寒畏热者,乃足以当之,且赖其清凉,未必无益。若气本不充,则服之最能损气。火本非实,而服之乃以败。凡素禀柔,及年质将半,饮食不健,躯体素弱之辈,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未有不反助伏,损伤胃气,而致为吐泻腹痛,及寒危败等证。若加黄连,其寒尤甚,浓朴破气,均非所宜。用者不可不审。

述古(共六条)

仲景曰∶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曰∶太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中者,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吐之。太中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丛,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证,中热者证。

陈无择曰∶暑热喜归心,心中之,使人噎闷,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顽痹。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满痿 ,入肾则消渴。凡中 死者,治之切不可用冷,惟宜养。

道途中无汤,即以热土熨脐中,仍使更溺其土,取以罨于脐上,概可见矣。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水送下。如已迷闷,嚼大蒜一大瓣,水送下,如不能嚼,水研灌之,立醒。

戴氏曰∶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风。

王节斋曰∶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伤气,宜补真气为要。又有恶寒,或四肢逆冷,甚者迷闷不省,而为霍乱吐痢,痰滞呕逆,腹痛泻痢,此则非暑伤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谓之暑病,治法不同。若吐泻,脉沉微甚者,不可用凉药,可用附子大顺散,或附子理中汤加芍药。若夏月多食冷物,及过饮茶水,致伤脾胃,则吐泻霍乱。故治暑药多宜脾消食。治湿利小便,医者要识此意。

薛立斋曰∶按东垣先生云∶暑热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烦热无汗,为房室寒之气所遏,使周身气不得伸越,以大顺散热药主之。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躁热恶热,肌热大渴,汗泄懒动,为天热外伤肺气,以苍术白虎汤凉剂主之。

若人元气不足,用前药不应,宜补中益气汤主之。大抵夏月气浮于外,气伏于内。若人饮食劳倦,内伤中气,或酷暑劳役,外伤气者多患之,法当调补元气为主,而佐以解暑。

若中暑,乃寒之证,法当补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也。今患暑证殁,而手足指甲或肢体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补其内,而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也。又曰∶前证当分别中暑、中 ,脉虚、脉沉,无汗、有汗,发热、不热,作渴、不渴,或泻、不泻,饮寒、饮热。辩其虚实,不可泛投寒凉之剂。盖谓夏月伏在内,古人用附子大顺散之类,气,厥有旨哉。何今人之老弱,至夏月患食少体倦,发热作渴,或吐泻腹痛头痛诸证,反服香薷饮,复伤元气,无不招引暑证,以致不起。至若清暑益气汤内用泽泻、苍术、黄柏之类,必审其果有湿热壅滞,方可用之。否则反致亏损其,用当审察。

暑证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理煎(新热三) 柴白虎煎(新散十二) 益元散(寒百十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竹叶石膏汤(寒五) 养中煎(新热四) 胃饮(新热五) 四柴饮(新散四)胃关煎(新热九) 佐关煎(新热十) 大中饮(新散八) 五德丸(新热十八) 九气丹(新热二三) 五君子煎(新热六) 麻桂饮(新散七) 香薷饮(和一六九)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生脉散(补五六) 小柴汤(散十九) 清暑益气汤(和一六八) 白虎汤(寒二) 五福饮(新补六) 正柴饮(新散六) 苍术白虎汤(寒二) 和胃饮(新和五) 一柴饮(新散一) 白虎加人参汤(寒三) 抑扶煎(新热十一) 二柴饮(新散二) 附子大顺散(热七八) 五积散(散三九) 三柴饮(新散三) 一物瓜蒂汤(攻百五) 《宣明》桂苓甘露饮(寒八)

论外备用方

五物香薷饮(和百七十) 十味香薷饮(和一七一) 黄连香薷饮(和一七二 中热) 缩脾饮(和一七三 暑毒吐泻) 四物地榆散(寒九六 昏迷) 子和桂苓甘露饮(寒九 虚热渴)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