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噪声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噪声已属环境污染因素之一。60dB的噪声令人不快,而90dB的噪声则使人震耳欲聋。在噪声长期作用下,大大减低了人十体的劳动能力及劳动生产率,并且增加外伤率,还会引起以下症状:疲劳、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反应迟缓以及记忆力减退。噪声对消化道功能的影响也是明显的,60kB噪声即能抑制胃的正常活动,80kB噪声使胃、肠收缩力减弱,并使消化液分十泌量减少,胃酸度下降,也使唾液分十泌量减少。噪声引起的听力障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在预防听力下降的措施中,很早就注意到应用一些维生素。但系统地研究在噪声环境中机体的营养素代谢状况尚少。
41.5.1 对蛋白质、脂肪代谢的影响
观察10名志愿者于110dB主要频率为150~2000Hz的环境中,经44次检查发现这些人血中谷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而谷酰胺含量增加,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为结合大量氨生成谷酰胺而消耗了谷氨酸。在注射3H-DL亮氨酸后,豚鼠暴露于85dB噪声环境中,结果发现暴露12h后,耳蜗基底部的所有感觉细胞浆中标记的氨基酸增加。若连续暴露12h,则标记氨基酸增加更多。这可能是表明耳蜗蛋白质合成增加。观察57名对象在十十交十十通噪声[Leq*=85dB(A)]条件下工作一天,及在无噪声条件下[Leq<50dB(A)]工作一天,发现受噪声影响而使工作质量下降,心理紧张,血压升高,脉率增加,血清中镁、蛋白质,胆固醇含量增加。家兔在全身振动(频率100Hz,振幅0.5mm)及中频噪声90dB共同作用下,每天暴露3h,连续3个月后,血浆中游离胆固醇与β-脂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增加54%,而红细胞膜与肝线粒体的脂质含量下降。
41.5.2 对维生素代谢的影响
人在噪声环境中,尿硫胺素、尼克酰胺和吡哆醇排十出量都减少。动物实验中发现,大白鼠暴露于噪声115环境中每日8h,2日后每100g肝中硫胺素含量由523μg下降为385μg。脑、肾和血液中硫胺素含量也下降,但一周后渐逐回升。另外在暴露于噪声的同时,每g体重给0.4μg硫胺素皮下注射,180min内大白鼠的肾和脑中总的硫胺素含量与游离型硫胺素含量,都较给同量硫胺素而未暴露于噪声环境的动物低。胃、肝与血中总的硫胺素含量也有类似的变化。
大白鼠在受到噪声115 频率为3000Hz作用8h后,尿中吡哆醇与4-吡哆酸排十出量增加,一周后达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2周后下降到最低值,然后逐渐回升到暴露前水平。内脏中吡哆醛和4-吡哆酸含量在噪声刺激后下降,以后的变化与尿中吡哆醇及4-吡哆酸排十出量的变化相近。硫胺素与核黄素也有类似的变化。
豚鼠体重500g,暴露于110dB、125Hz噪声条件下,每日4h共21日,前13天每只豚鼠每日给抗坏血酸25mg,后8天每只豚鼠每日给100mg,对照组同实验组一样供给抗坏血酸。在噪声作用下,前13天每日给25mg抗坏血酸者,尿中抗坏血酸排十出量略低于对照组,每天给100mg抗坏血酸后,对照组尿中抗坏血酸排十出量即明显增加,而暴露于噪声环境的动物尿中抗坏血酸排十出量基本上无变化。暴露于噪声环境后,豚鼠肾十上十腺的抗坏血酸含量明显下降,而肝、肾、脾和脑中的抗坏血酸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以上结果表明,噪声可使体内一些营养素消耗增加,因此,人们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应多供给些营养素如氨基酸与维生素,特别是水溶十性十维生素,有人认为对消除噪声对机体的不十良影响是有效的。研究报告提出,每日暴露于110dB3h的工作人员,给复合维生素制剂,可以明显提高他们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效率,制剂中含硫胺素4mg,核黄素4mg,吡哆醇4mg,尼克酰胺30mg,抗坏血酸200mg。大量的吡哆醇对噪声引起的大白鼠痉十挛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吡哆醇用量为生理剂量的4倍。若与硫胺素、核黄素合用可增强防护效果,特别是同时给琥珀酸盐(每kg体重给100mmol腹腔注射)及谷氨酸(每100g饲料中加0.25g)效果更加明显。最近又有人提出含有10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复合制剂,提供在噪声及其它应激条件下的工作人员作用。
关于防护噪声引起听力损伤方面,早先有人提出给大剂量维生素A(每人每日给10万IU)可使噪声引起的听阈偏移较少,并使听力受影响后恢复较快。但另有报告提出在约100dB噪声作用下,每日给维生素A10万IU者与给安慰剂者比较,其听阈偏移未见有何差异。因此,认为补给维生素A只对原来维生素A营养不十良者有用,若维生素A营养状况良好者,补给维生素A对听力无改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类似情况,豚鼠暴露于噪声130dB、频率1000Hz环境中,每天6h共21天,暴露前每吸豚鼠每日口服维生素A5000IU共7天,结果表明维生素A防治内耳声损伤的效果不明显。暴露前每只豚鼠每日维生素B1225、100μg肌肉注射,也未发现有防治内耳声损伤的作用。而每日每只豚鼠肌肉注射硫胺素5mg,可见到有防护内耳声损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