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医宗金鉴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医宗金鉴 >

发热门

诸热总括

小儿有病多发热,表里虚实宜分别,观形察色辨因由,审证切脉有妙诀,表证须汗裹下之,虚则宜补实则泻,平昔体认要详,方得临时无遗阙。

[注]

小儿发热有表里虚实之异,治亦有汗下补泻之殊,须观形察色,审证切脉以别之,惟在平昔讲详,临证庶不致误。

表热

表热之证因外感,脉浮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疼而无汗,十神通圣表为先。

[注]

小儿外感寒邪,脉浮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无汗,此表热也,宜十神汤主之,若兼内热者,双解通圣汤两解之。

(十神汤)升麻葛根麻黄香附醋炒陈皮苏叶赤芍药川芎香白芷甘草生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十神汤治表热证,升麻干葛共麻黄,香附陈皮苏叶芍,芎芷甘草引生姜。

(双解通圣汤)方见伤寒。

里热

里热之证因内热,遍身蒸热小便红,面赤唇焦舌燥渴,调胃白虎解毒清。

[注]

小儿肥甘过度,必生内热,以致发热蒸蒸,小便赤涩,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脉实有力者先以调胃承气汤下之,不愈用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清之。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谓胃承气治裹热,大黄甘草共芒硝,引用生姜水煎服,大使通利热自消。

(白虎汤)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水煎服。

(方歌)胃热白虎汤,知母生用良,石膏合甘草,粳米共煎嗜。

(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栀子黄蘖水煎服。

(方歌)黄连解毒汤,清热效非常,芩连栀子蘖,煎服保安康。

虚热

虚热病后荣卫弱,神倦气乏用补中,呕渴竹叶石膏治,面赤尿白厥自通。

[注]

虚热者,因小儿病后气血虚弱,荣卫尚未调匀之故,其证神倦气乏,宜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若兼口渴引饮而呕者,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又有盛格,外浮发热者,其面色虽赤,然小便必清白,四肢必厥逆,宜用白通汤收敛气,热退自愈。

(补中益气汤)方见飧泄。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煅人参麦冬去心甘草生半夏姜制粳米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

病后虚弱烦渴呕,皆因气弱胃津亡,竹叶石膏参麦草,半夏粳米共生姜。

(白通汤)干姜附子制葱水煎服。

(方歌)虚热原于,真寒假热白通汤,散寒姜附葱白,厥回热退自然康。

实热

实热积热午潮热,腹胀尿红大便难,烦渴口疮腮颊赤,凉膈大柴效通仙。

[注]

小儿有余积热,以致午后潮热,蒸蒸有汗,肚腹胀满小便赤,大便难,烦渴啼叫,口舌生疮,腮颊红赤,脉洪数有力,法宜清热通利,时时热者,凉膈散主之,午后潮热者,大柴汤主之。

(凉膈散)方见急惊风(大柴汤)方见伤寒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