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原态
石菖蒲-药材
石菖蒲-饮片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一茎一,我国长一江一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浙一江一、一江一苏等地。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砂,晒干。生用。
【药一性一】辛、苦,一温一。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一温一通,芳一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一温一病全书》);治痰热癫痫一抽一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一温一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一温一芳一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一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3.噤口痢。本品芳一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一交一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此外,还可用于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3~9g。鲜品加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2.《本草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
3.《本草从新》:“辛苦而一温一,芳一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0.11%~0.42%,其中主要为β-细辛醚、α-细辛醚、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细辛醚等,尚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2.药理作用:石菖蒲水煎剂、挥发油、或细辛醚、β-细辛醚均有镇静作用和抗惊厥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和回肠有很强的解痉作用;石菖蒲挥发油静脉注射有肯定的平喘作用,与舒喘灵吸一入后的即时疗效相似;石菖蒲挥发油对大鼠由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一定治疗作用,并能对抗由肾一上一腺素或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挥发油治疗量时还有减慢心律作用;煎剂可促进消化液分一泌,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病一性一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临一床一研究:华东地区38家医院用石菖蒲注射一液(石菖蒲0.5%总挥发油溶液)治疗肺一性一脑病279例次,总有效率为74.9%(中成药研究,1990,2:37);以石菖蒲、川芎、干地龙各10g,鸡血藤、泽泻各25g制成口服液(每ml含生药1g),治疗脑梗塞36例,总有效率为88.89%(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2:117);以石菖蒲煎剂(每30ml含石菖蒲干品10g)治疗癫痫60例,结果显效17例,有效28例,有效率75%(中华医学杂志,1978,1:62);以四七汤(制半夏、朱茯苓、石菖蒲、枳实、郁金)加味治疗老年一性一痴呆30例,与对照组脑复新相比疗效显著,对老年一性一痴呆、中风合并痴呆有良好治疗作用(陕西中医,1996,3:112)。另有用单味菖蒲煎服治疗神经一性一呕吐,以石菖蒲复方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神经衰弱、心肌梗死、失音、慢一性一咽喉疾患等。
【其它】古代文献称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本品亦称为九节菖蒲。但现代所用之九节菖蒲为一毛一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的根一茎一,不得与石菖蒲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