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原态
吴茱萸-饮片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E. rutaecarpa(Juss.) Benth.Var.officinalis(Dode) Huang 或疏一毛一吴茱萸E.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bodinieri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一江一、四川等地。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一温一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用甘草汤制过应用。
【药一性一】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一陽一止泻。
【应用】
1.寒凝疼痛。本品辛散苦泄,一性一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每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一陰一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等,如吴茱萸汤(《伤寒论》);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如导气汤(《医方简义》);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可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如一温一经汤(《金匮要略》);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如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2.胃寒呕吐。本品辛散苦泄,一性一热祛寒,善能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霍乱心腹痛,呕吐不止,如吴茱萸汤(《圣济总录》);与半夏、生姜等同用,可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配伍黄连,可治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的胁痛口苦,呕吐吞酸,如左金丸(《丹溪心法》)。
3.虚寒泄泻。本品一性一味辛热,能一温一脾益肾,助一陽一止泻,为治脾肾一陽一虚,五更泄泻之常用一药,多与补骨脂、肉一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校注妇人一大全良方》)。
【用法用量】煎服,1.5~4.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一陰一虚有热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一温一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2.《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一陰一痰涎头痛,一陰一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3.《本草经疏》:“吴茱萸,辛一温一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一温一、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吴茱萸烯、罗勒烯、月桂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还含吴茱萸酸,吴茱萸碱,吴茱萸啶酮,吴茱萸一精一,吴茱萸苦素等。
2.药理作用:本品甲醇提取物,水煎剂有抗动物实验一性一胃溃疡的作用;水煎剂对药物一性一导致动物胃肠痉一挛有对抗作用,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本品注射一液静注对麻醉大鼠和狗有明显升高血压的作用;其煎剂、蒸馏液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犬和实验一性一肾型高血压犬进行静注,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煎剂给犬灌胃,也呈明显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消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其煎剂,吴茱萸次碱和脱氢吴茱萸碱对家兔离体及在体子一宫有兴奋作用;在猫心肌缺血后,吴茱萸及吴茱萸汤能改善部分心电图,部分减少血中磷酸肌酸酶及一乳一酸脱氢酶的释放,明显增加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具有一定的保护心肌缺血的作用。
3.临一床一研究:吴茱萸研细末,用水拌如饼,外敷神阙一穴一,治疗腹泻,尤以脾肾一陽一虚五更泄效果佳,小儿每次3g,成一人每次6g,观察病例19例,总有效率94.3%(陕西中医,1995,6:271);吴茱萸10~15g,研成粉未,未熟热米饭200g,混合成饼,放于脐部,纱布绷带固定,治疗小儿肠炎400例,痊愈312例,显效72例,无效16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99);吴茱萸10g,研细过100目筛,加凡士林90g,研匀。治疗牛皮癣21例,总有效率为95.2%(中医药信息,2000,2:47)。另有用吴茱萸治疗呃逆、小儿多涎症、小儿支气管肺炎、高血压病、腮腺炎、蛲虫病、疥疮、湿疹、复发一性一口腔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