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原态
干姜-药材
干姜-饮片
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一茎一。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均系栽培。冬季采收,纯净后切片晒干或低一温一烘干。生用。
【药一性一】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一温一中散寒,回一陽一通脉,一温一肺化饮。
【应用】
1.腹痛,呕吐,泄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一温一中散寒、健运脾一陽一,为一温一暖中焦之主药。多与一党一参、白术等同用,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如理中丸(《伤寒论》);《外台秘要》单用本品研末服,治寒邪直中脏腑所致腹痛;常配高良姜,治胃寒呕吐,如二姜丸(《和剂局方》);可与黄芩、黄连、人参等同用,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者,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论》);治中寒水泻,可单用为末服,亦可与一党一参、白术、甘草等同用。
2.亡一陽一证。本品辛热,入心、脾、肾经,有一温一陽一守中,回一陽一通脉的功效。用治心肾一陽一虚,一陰一寒内盛所致亡一陽一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伤寒论》)。
3.寒饮喘咳。本品辛热,入肺经,善能一温一肺散寒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治寒饮喘咳,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一陰一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胸满咳逆上气,一温一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
2.《珍珠囊》:“干姜其用有四:通心一陽一,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3.《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一陽一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一陽一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干姜含挥发油约2%,主要成分是姜烯、水芹烯、莰烯、姜烯酮、姜辣素、姜酮、龙脑、姜醇、柠檬醛等。尚含树脂、淀粉,以及多种氨基酸。
2.药理作用: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水提取物或挥发油能明显延长大鼠实验一性一血栓形成时间;干姜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素和姜辣烯酮有显著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干姜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大鼠肝脏胆汁分一泌量,维持长达3~4小时。
3.临一床一研究:干姜、黄芩、黄连、白晒参按等量比例晒干,研极细末,每包10g,每次1包,开水冲服,日3次。治疗60例急一性一胃肠炎患者,止泻时间在1~2天,(实用医学杂志,1988,1:39);干姜3~9g,蒲公英25~30g,延一胡一索10~3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慢一性一胃炎100例,总有效率94%(陕西中医,1994,1:3);用20%干姜酊30ml,干姜粉5g,氯化钠0.5g,甘油30ml,香一精一3滴,加水至100ml,摇匀,局部涂药治疗手足皲裂70例,总有效率为88.6%(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6:46一9);干姜粉1g,口服,预防晕船有良效(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9,1:23)。另有用干姜治疗急一性一肠梗阻、褥疮、一肛一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