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中药材大全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中药材大全 >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原态

知母-药材

知母-饮片

知母-原态

知母-药材

知母-饮片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及山东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称“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应用】

1.热病烦渴。本品味苦甘而寒质润,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质润能生津润燥止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

2.肺热燥咳。本品主入肺经而长于泻肺热、润肺燥,用治肺热燥咳,常配贝母用,如二母散(《证治准绳》);若配杏仁、莱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气急,如宁嗽煎(《奇方类编》)。

3.骨蒸潮热。本品兼入肾经而能滋肾、泻肾火、退骨蒸,用治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4.内热消渴。本品甘寒质润,能泻肺火、滋肺,泻胃火、滋胃,泻肾火、滋肾,可用治虚内热之消渴证,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药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肠燥便秘。本品功能滋润燥,可用治虚肠燥便秘证,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本品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鉴别用药】石膏、知母均能清热泻火,可用治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石膏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石膏;知母泻火之中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多选知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用药法象》:“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

3.《本草纲目》:“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根含多种知母皂苷、知母多糖;此外,尚含芒果苷、异芒果苷、胆碱、尼克酰胺、鞣酸、烟酸及多种金属元素、粘液质、还原糖等。

2.药理作用:知母浸膏动物实验有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高热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知母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及某些致病皮肤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所含知母聚糖A、B、C、D有降血糖作用,知母聚糖B的活最强;知母皂苷有抗肿瘤作用。

3.临研究:用知母、夏枯草,煎水冷湿敷患处,治疗头皮囊周围炎19例,均有效(临皮肤科杂志,1985,5:275);以知柏坤草汤(由知母、黄柏、丹参、益母草、大黄、牛膝组成)治疗前腺肥大80例,总有效率为86.3%(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3:155);用知母皂苷口服液口服,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30例,能明显减轻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副作用(实用医学杂志,2001,7:583)。

相关内容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羌活的功效与作用>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