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中药学教材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中药学教材 >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三 泻下药

大黄

【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大黄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功效】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

【临床应用】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症。

大黄泻下通便、清除积滞,故可用于大便不通及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溏而不爽等症;又因它能苦寒泄热,荡涤肠胃积滞,对于热结便秘、高热神昏等属于实热壅滞的症候,用之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时,本品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症。

大黄泻下泄热,有泻血分实热的功效,故又能用治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对目赤肿痛、热毒疮疖等症属于血分实热壅滞的症候,可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

大黄入血分,又能破血行瘀,故可用于上述瘀血留滞的实症,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

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山栀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处方用名】生军、生川军、生锦纹、生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酒川军、酒洗大黄(用生大黄喷黄酒,烘干后应用,可增强活血行瘀之功)

制军、制川军、制大黄(用黄酒拌匀后蒸熟成黑色,泻下力较缓,能清热化湿)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用作通便宜后下。研粉吞服,每次二至三分。

【按语】1.大黄又称“川军”,性寒苦泄,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的要药,使用

少量,又有健胃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随配伍的不同而发挥它的特长。如配以芒硝,可攻下破积;配以附子,可温阳降浊;配以茵陈,可清化湿热;配黄芩、黄连,可泻火凉血;配黄连、槟榔,可清热导滞,用于湿热下痢、里急后重;配丹皮、赤芍、桃仁等,可活血祛瘀,用于血瘀经闭、损伤瘀血或肠痈初起等症;又如用本品少量,配合乌贼骨,可清热而制酸,治胃痛泛酸、脘部灼热等症。

2.大黄除内服外,又可外敷治热毒痈肿、水火烫伤,也是取它泻火解毒的功效。

3.如用本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4.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方剂举例】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主治热盛便秘,腹胀满,烦躁谵语,口干,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者等症。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大黄、附子、细辛。治寒积便秘。

下瘀血汤《金匮要略》:大黄、桃仁、蟅虫。治产后腹中有瘀8血而腹痛者。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治肠痈。(近年来临床上治急性阑尾炎,常用本方加败酱草、红藤、生苡仁;或用本方去冬瓜子、加红藤、瓜蒌仁、赤芍。)

相关内容

一 发散风寒药·一 解表药> 麻黄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桂枝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紫苏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荆芥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防风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羌活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细辛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藁本的作用与功效·一 解表药>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