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注候
注之言住也,谓之风邪鬼气留人身内也。人无问大小,若血气虚衰,则一陰一陽一失守,风邪鬼气因而客之,留在肌肉之间,连滞腑脏之内。或皮肤掣动,游易无常,或心腹刺痛,或体热皮肿,沉滞至死。死又注易傍人,故为注也。
小儿不能触冒风邪,多因一乳一母解脱之时,不避一温一凉暑湿,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软弱,而为鬼气所伤,故病也。
六十五、一尸一注候
一尸一注者,是五一尸一之中一一尸一注也。人无问大小,腹内皆有一尸一虫,一尸一虫为一性一忌恶,多接引外邪,共为患害。小儿血气衰弱者,一精一神亦羸,故一尸一注因而为病。其状沉默,不的知病处,或寒热一淋沥,涉引岁月,遂至于死。死又注易傍人,故名之为一尸一注也。
六十六、蛊注候
人聚虫蛇杂类,以器皿盛之,令相啖食,余一存者,即名为蛊,能变化。或随饮食入腹,食人五脏。小儿有中者,病状与大人、老子无异,则心腹刺痛,懊闷。急者即死,缓者涉历岁月,渐深羸困,食心脏尽,痢血,心脏烂乃至死。死又注易蛊人,故为蛊注也。
六十七、一陰一肿候
足少一陰一为肾之经,其气下通于一陰一。小儿有少一陰一之经虚而受风邪者,邪气冲于一陰一,与血气相搏结,则一陰一肿也。
六十八、腹胀候
腹胀,是冷气客于脏故也。小儿腑脏嫩弱,有风冷邪气客之,搏于脏气,则令腹胀。若脾虚,冷移入于胃,食则不消。若肠虚,冷气乘之,则变下痢。
六十九、霍乱候
霍乱者,一陰一陽一清浊二气相干,谓之气乱,气乱于肠胃之间,为霍乱也。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一乳一哺不消,而变吐痢也。或一乳一母触冒风冷,食饮生冷物,皆冷气流入一乳一,令一乳一变败,儿若饮之,亦成霍乱吐痢。皆是触犯腑脏,使清浊之气相干,故霍乱也。挟风而络实者,则身发一热,头痛体疼,而复吐痢。
凡小儿霍乱,皆须暂断一乳一,亦以药与一乳一母服,令血气调适,一乳一汁一温一和故也。小儿吐痢不止,血气变乱,即发惊痫也。
七十、吐痢候
吐痢者,由肠虚而胃气逆故也。小儿有解脱,而风冷入肠胃,肠胃虚则泄痢,胃气逆则呕吐。此大体与霍乱相似而小轻,不剧闷顿,故直云吐痢,亦不呼为霍乱也。
七十一、服汤中毒毒气吐下候
春夏以汤下小儿,其肠胃脆嫩,不胜药势,遂吐下不止;药气熏脏腑,乃烦懊顿乏者,谓此为中毒,毒气吐下也。
七十二、呕吐逆候
儿啼未定,气息未调,一乳一母匆遽以一乳一饮之,其气尚逆,一乳一不得下,停滞胸膈,则胸满气急,令儿呕逆变吐。
又,一乳一母将息取冷,冷气入一乳一,一乳一变坏,不捻除之,仍以饮儿,冷一乳一入腹,与胃气相逆,则腹胀痛,气息喘急,亦令呕吐。
又,解脱换易衣裳及洗浴,露儿身一体,不避风冷,风冷因客肤腠,搏血气则热,入于胃,则腹胀痛而呕逆吐也。凡如此,风冷变坏之一乳一,非直令呕吐,肠虚冷入于大肠,则为痢也
七十三、哕候
小儿哕,由哺一乳一冷,冷气入胃,与胃气相逆,冷折胃气不通,则令哕也。
七十四、吐血候
小儿吐血者,是有热气盛而血虚,热乘于血,血一性一得热则流散妄行,气逆即血随气上,
七十五、难一乳一候
凡小儿初生,看产人见儿出,急以手料拭儿口,无令恶血得入儿口,则儿腹内调和,无有疾病;若料拭不及时,则恶血秽露儿咽入腹,令心腹痞满短气,儿不能饮一乳一,谓之难一乳一。
又云:儿在胎之时,母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令儿着冷,至儿生出,则喜腹痛,不肯饮一乳一,此则胎寒,亦名难一乳一也。
七十六、吐候
小儿吐 者,由一乳一哺冷热不调故也。儿一乳一哺不调,则停积胸膈,因更饮一乳一哺,前后相触,气不得宣流,故吐 出。诊其脉浮者,无苦也。
七十七、百病候
小儿百病者,由将养乖节,或犯寒一温一,一乳一哺失时,乍伤饥饱,致令血气不理,肠胃不调,或欲发惊痫,或欲成伏热。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证候百端,故谓之百病也。若见其微证,即便治之,使不成众病;治之若晚,其病则成。
凡诸病,至于困者,汗出如珠,着身不流者,死也。病如胸陷者,其口一唇干,目上反,口中气出冷,足与头相柱卧,不一举手足,四肢垂,其卧正直如缚得,其掌中冷,至十日必死
七十八、头身喜汗出候
小儿有血气未实者,肤腠则疏。若浓衣一温一卧,腑脏生热,蒸发腠理,津一液泄越,故令头
七十九、盗汗候
盗汗者,眠睡而汗自出也。小儿一陰一陽一之气嫩弱,腠理易开,若将养过一温一,因睡卧一陰一陽一气一交一,津一液发泄,而汗自出也。
八十、痰候
痰者,水饮停积胸膈之间,结聚痰也。小儿饮一乳一,因冷热不调,停积胸膈之间,结聚成痰。痰多,则令儿饮一乳一不下,吐涎沫,变结而微壮热也;痰实,壮热不止,则发惊痫。
八十一、胸膈有寒候
三焦不调,则寒气独留,膈上不通,则令儿一乳一哺不得消下,噫气酸臭,胸膈痞满,甚则气息喘急。
八十二、瘕癖结候
五脏不和,三焦不调,有寒冷之气客之,则令一乳一哺不消化,结聚成 瘕癖结也。其状:按之不动,有形 者,症也;推之浮移者,瘕也;其弦急牢强,或在左,或在右,癖也。皆由冷气、痰水、食饮结聚所成,故云 瘕癖结也。
八十三、痞结候
否者,塞也。小儿胸膈热实,腹内有留饮,致令荣卫痞塞,腑脏之气不宣通。其病,腹纳气结胀满,或时壮热是也。
八十四、宿食不消候
小儿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儿一乳一哺饮食,取冷过度,冷气积于脾胃,脾胃则冷。
胃为水谷之海,脾气磨而消之,胃气和调,则一乳一哺消化。若伤于冷,则宿食不消。诊其三部脉沉者,一乳一不消也。
八十五、伤饱候
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一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
八十六、食不知饱候
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其亦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
八十七、哺露候
小儿一乳一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衰弱,不能饮食,血气减损,不荣肌肉,而柴辟羸露,其腑脏之不宣,则吸吸苦热,谓之哺露也。
八十八、大腹疔奚候
小儿疔奚病者,由哺食过度,而脾胃尚弱,不能磨消故也。哺食不消,则水谷之一精一减损,无以荣其气血,致肌肉消瘠。其病腹大颈小,黄瘦是也。若久不瘥,则变成谷症。
伤饱,一名哺露,一名疔奚,三种大体相似,轻重立名也。
八十九、洞泄下痢候
春伤于风,夏为洞泄。小儿有春时解脱一衣服,为风冷所伤,藏在肌肉,至夏因饮食居处不调,又被风冷入于肠胃,先后重沓,为风邪所乘,则下痢也。其冷气盛,痢甚为洞泄,洞泄不止,为注下也。凡注下不止者,多变惊痫。所以然者,本挟风邪,因痢脏虚,风邪乘之故也。亦变眼痛生障,下焦偏冷,热结上焦,熏于肝故也。
九十、痢后虚羸候
肠胃虚弱,受风冷则下痢。利断之后,脾胃尚虚,谷气犹少,不能荣血气,故虚羸也。
九十一、赤白滞下候
小儿体本挟热,忽为寒所折,气血不调,大肠虚弱者,则冷热俱乘之。热搏血,渗肠间,其利则赤;冷搏肠,津一液凝,其痢则白。冷热相一交一,血滞相杂,肠虚者泄,故为赤白滞下
九十二、赤痢候
小儿有挟客热,客热入于经络,而血得热则流散,渗入大肠,肠虚则泄,故为赤痢也。
九十三、热痢候
小儿本挟虚热,而为风所乘,风热俱入于大肠,而痢为热。是水谷痢而色黄者,为热痢
九十四、冷痢候
小儿肠胃虚,或解脱遇冷,或饮食伤冷,冷气入于肠胃而痢,其色白,是为冷痢也。冷
九十五、冷热痢候
小儿先因饮食,有冷气在肠胃之间,而复为热气所伤,而肠胃宿虚,故受于热;冷热相一交一,而变下痢,乍黄乍白,或水或谷,是为冷热痢也。
九十六、卒痢候
小儿卒痢者,由肠胃虚,暴为冷热之气所伤,而为卒痢。热则色黄赤,冷则色青白,若冷热相一交一,则变为赤白滞痢也。
九十七、久痢候
春伤于风,至夏为洞泄。小儿春时解脱,为风所伤,藏在肌肉,至夏因为水谷痢,经久连滞不瘥也。
凡水谷痢久,肠胃虚,易为冷热。得冷则变白脓,得热则变赤血,若冷热相加,则赤白相杂。痢久则变肿满,亦变病 ,亦令呕哕,皆由痢久脾胃虚所为也。
九十八、重下痢候
重下痢者,此是赤白滞下,利而挟热多者,热结一肛一门,痢不时下,而久KT 气,谓之重下痢也。
九十九、痢如膏血候
此是赤痢肠虚极,肠间脂与血俱下,故谓痢如膏血也。
一百、蛊毒痢候
岁时寒暑不调,而有毒疠之气,小儿解脱,为其所伤,邪与血气相搏,入于肠胃,毒气蕴积,值大肠虚者,则变痢血。其痢状,血色蕴瘀如鸡鸭肝片,随痢下。此是毒气盛热,食于人脏,状如中蛊,故谓之蛊毒痢也。
一百一、痢兼渴候
此是水谷痢,津一液枯竭,腑脏虚燥则引饮。若小一便快者,痢断渴则止。若小一便涩,水不行于小肠,渗入肠胃,渴亦不止,痢亦不断。凡如此者,皆身一体浮肿,脾气弱,不能克水故也。亦必眼痛生障。小儿上焦本热,今又痢,下焦虚,上焦热气转盛,热气熏肝故也。
一百二、被候
小儿所以有 病者,妇人怀娠,有恶神导其腹中胎,妒嫉而制伏他小儿令病也。妊一娠妇人,不必悉能制 ,人时有此耳。 之为疾,喜微微下,寒热有去来,毫一毛一发不悦,是其证也。
一百三、惊啼候
小儿惊啼者,是于眠睡里忽然而惊觉也。由风热邪气乘于心,则心脏生热,一精一神不定,故卧不安,则惊而啼也。
一百四、夜啼候
小儿夜啼者,脏冷故也。夜一陰一气盛,与冷相搏则冷动,冷动与脏气相并,或烦或痛,故令小儿夜啼也。然亦有犯触禁忌,亦令儿夜啼,则可法术断之。
一百五、啼候
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伤于风冷,邪气入胞,伤儿脏腑。故儿生之后,邪犹在儿腹内,邪动与正气相搏则腹痛,故儿 张蹙气而啼。
一百六、胎寒候
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肠胃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一乳一哺,或腹胀,或时谷痢,令儿颜色素 、时啼者,是胎寒故也。
一百七、腹痛候
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其热而痛者,则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是也;冷而痛者,面色或青或白,甚者乃至面黑,唇口、爪皆青是
一百八、心腹痛候
小儿心腹痛者,肠胃宿挟冷,又暴为寒气所加,前后冷气重沓,与脏气相搏,随气上下,冲击心腹之间,故令心腹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