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今古奇观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谴责小说 > 今古奇观 >

十七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仕至于钟非贵,年过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谁知?万事空花游戏。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脱离烦恼是和非。随分安闲得意。

这首词名为《西月》,是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神,亏了行止,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说起那四字中,总到不得那“色”字利害:眼是情媒,心为欲种;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消魂。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于事;若是生心设计,败俗伤风,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不顾他人的百年恩义,——

假如你有娇妾,别人调戏上了,你心下如何?古人有四句道得好:

人心不可昧,天道不差移。

我不人妇,人不我妻。

看官,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

话中单表一人,姓蒋,名德,小字兴哥,乃湖广襄府枣县人氏。父亲叫做蒋世泽,从小走熟广东,做客买卖。因为丧了妻房罗氏,止遗下这兴哥,年方九岁,别无男女。这蒋世泽割舍不下,又绝不得广东的衣食道路,千思百计,无可奈何,只得带那九岁的孩子同行作伴,就叫他学些乖巧。这孩子虽则年小,生得:

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行步端庄,言辞敏捷。聪明赛过读书家,伶俐不输长大汉。人人唤做粉孩儿,个个羡他无价宝。

蒋世泽怕人妒忌,一路上不说是嫡亲儿子,只说是内侄罗小官人。原来罗家也是走广东的。蒋家只走得一代,罗家倒走过三代了,那边客店牙行,都与罗家世代相识,如自己亲眷一般。这蒋世泽做客起头,也还是丈人罗公领他走起的。

因罗家近来屡次遭了屈官司,家道消乏,好几年不曾走动,这些客店牙行,见了蒋世泽,那一遍不动问罗家消息,好生牵挂。今番见蒋世泽带个孩子到来,问知是罗家小官人,且是生得十分清秀,应对聪明,想着他祖父三辈情,如今又是第四辈了,那一个不欢喜?闲话休题。

却说蒋兴哥跟随父亲做客,走了几遍,学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会,父亲也喜不自胜。何期到一十七岁上,父亲一病身亡,且喜刚在家中,还不做客途之鬼。兴哥哭了一场,免不得揩干泪眼,整理大事,殡殓之外,做些功德超度,自不必说。七七四十九日内,内外宗亲都来吊孝。本县有个王公,正是兴哥的新岳丈,也来上门祭奠,少不得蒋门亲戚陪侍叙话。中间说起兴哥,少年老成,这般大事,亏他独立支持。因话随话间就有人撺掇道:“王老亲翁!如今令也长成了,何不乘凶完配,教他夫妻作伴,也好过日?”王公未肯应承,当日相别去了。

众亲戚等安葬事毕,又去撺掇兴哥。兴哥初时也不肯,却被撺掇了几番,自想孤身无伴,落得应允,央原媒往王家去说。王公只是推辞。说道:“我家也要备些薄薄妆奁,一时如何来得?况且孝未期年,于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之后再议。”媒人回话。兴哥见他说得正理,也不相强。光如箭,不觉周年已到。兴哥祭过了父亲灵位,换去粗麻衣服。再央媒人王家去说,方才应允。不隔几日,六礼完备,娶了新妇进门。有《西月》为证:

孝幕翻成红幕,色衣换去麻衣。画楼结彩烛光辉,合卺花筵齐备。那羡妆奁富盛?难求丽色娇妻。今宵云雨足欢娱,来日人称恭喜。

说这亲妇是王公最幼之女,小名唤做三大儿。因他是七月七日生的,又唤做三巧儿。王公先前嫁过的两个女儿,都是出色标致的。枣县中,人人称羡,造出四句口号,道是:

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

有人娶着他,胜似为驸马。

常言道:“做买卖不着只一时,讨老婆不着是一世。”若于官宦大户人家,单拣门户相当,或是贪他嫁资丰厚,不分皂白,定了亲事。后来娶下一房奇丑的媳妇。十亲九眷面前,出来相见,做公婆的好没意思;又且丈夫心下不喜,未免私房走野。偏是丑妇极会管老公,若是一般见识的,便要反目;

若是顾惜体面,让他一两遍,他就做大起来。有此数般不妙,所以蒋世泽闻知王公惯和得好女儿,从小便送过财礼定下他幼女,与儿子为婚。今日娶过门来,果然娇姿艳质,说起来比他两个姐儿加倍标致。正是:

吴宫西子不如,楚国南威难赛。

若比水月观音,一样烧香礼拜。

蒋兴哥人才本自齐整,又娶得这房美色的浑家,分明是一对玉人,良工琢就,男欢女,比别个夫妻更胜十分。三朝之后,依先换了些浅色衣服。只推制中,不与外事,专在楼上与浑家成双捉对,朝暮取乐。真个行坐不离,梦魂作伴。

自古“苦日难熬,欢时易过”。暑往寒来,早已孝服完满,起灵除孝,不在话下。

兴哥一日间想起父亲存日,广东生理,如今耽搁三年有余了,那边还放下许多客帐,不曾取得,夜间与浑家商议,欲要去走一遭。浑家初时也答应道该去,后来说到许多路程,恩夫妻,何忍分离,不觉两泪流。兴哥也自割舍不得,两下凄惨一场,又丢开了。如此已非一次。光荏苒,不觉又捱过了二年。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拣了个上吉的日期,五日前方对浑家说知道:“常言‘坐吃山空’。我夫妻两口,也要成家立业,终不然抛了这行衣食路道?如今这二月天气,不寒不暖,不上路更待何时?”

浑家料是留他不住了,只得问道:“丈夫此去,几时可回?”兴哥道:“我这番出外,甚不得已。好歹一年便回,宁可第二遍多去几时罢了。”浑家指着楼前一棵椿树道:“明年此树发芽,便盼着官人回也。”说罢,泪下如雨。兴哥把衣袖替他揩拭,不觉自己眼泪也挂下来。两下里怨离惜别,分外恩情,一言难尽。

到了第五日,夫妇两个啼啼哭哭,说了一夜的话,索不睡了。五更时分,兴哥便起身收拾,将祖遗下的珍珠细软,都付与浑家收管,自己只带得本钱银两,帐目底本,及随身衣服铺陈之类。又有预备下送礼的人事,都装叠得停当。原有两房家人,只带一个后生些的去,留下一个老成的在家,听浑家使唤,买办日用。两个婆,专管厨下。又有两个丫头,一个叫晴云,一个叫暖雪,专在楼中伏侍,不许远离。吩咐停当,又对浑家说道:“子耐心度日。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瞰,招风揽火。”浑家道:“官人放心。早去早回。”两下掩泪而别。正是: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兴哥上路,心中只想着浑家,整日的不瞅不睬。不一日到了广东地方,下了客店。这伙旧时相识,都来会面。兴哥送了些人事,排家的洽酒接风,一连半月二十日不得空闲。兴哥在家时,原是淘虚了的身子;一路受些劳碌,到此未免饮良不节,得了个疟疾。一夏不好,秋间转成水痢。每日请医切脉,服药调治,直延到秋尽,方得安痊,把买卖都耽搁了。

眼见得一年回去不成。正是:

只为蝇头微利,抛却鸳被良缘。

兴哥虽然想家,到得日久,索把念头放慢了。

不题兴哥做客之事。且说这里浑家王三巧儿,自从那日丈夫吩咐了,果然数月之内,目不窥户,足不下楼。光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三巧儿触景伤情,思想丈夫,这一夜好生凄楚。

正合古人的四句诗,道是:

腊尽愁难尽,春归人未归。

朝来添寂寞,不肯试新衣。

明日正月初一日,是个岁朝,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原来蒋家住宅,前后通连的两带楼户:第一带临着大街,第二带方做卧户。三巧儿闲常只在第二带中坐卧。这一日被丫头们撺掇不过,只得从边厢里走过前楼,吩咐推开窗子,把帘子放下,三巧儿在帘内观看。这日街坊上好不闹杂。三巧儿道:“多少东西行走的人,偏没个卖卦先生在内。若有时,唤他来卜问官人消息也好。”

晴云道:“今日是岁朝,人人要闲耍的,那个出来卖卦?”暖雪道:“,限在我两个身上,五日内包唤一个来占卦便了。”

到初四日早饭过后,暖雪下楼小解,忽听得街上噹噹敲响。这件东西叫做“报君知”,是瞎子卖卦的行头。暖雪等不及解完,慌忙检了裤腰,跑出门外,叫住了瞎先生,拨转脚头,一口气跑上楼来报知主母。三巧儿吩咐唤在楼下坐启内坐着,讨他课钱通陈过了,走下楼梯,听他剖断。那瞎先生占成一卦,问是何用。那时厨下两个婆,听得热闹,也都跑将来了,替主母传话道:“这卦是问行人的。”瞎先生道:“可是妻问夫么?”

道:“正是。”先生道:“青龙治世,财爻发动。若是妻问夫,行人在半途。金帛千箱有,风波一点无。青龙属木,木旺于春。立春前后已动身了。月尽月初,必然回家。更兼十分财采。”三巧儿叫买办的把三分银子打发他去,欢天喜地,上楼去了。

真所谓“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大凡人不做指望,倒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话,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直到二月初旬,椿树发芽,不见些动静。三巧儿思想丈夫临行之约,愈加心慌,一日几遍向外探望。也是合当有事,遇着这个后生。正是:

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这个俊俏后生是谁?原来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县人氏,姓陈,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后来改呼为“大郎”。年方二十四岁,且是生得一表人物,虽胜不得宋玉、潘安,也不在两人之下。这大郎也是父母双亡,凑了二三千金本钱,来走襄,贩卖些米豆之类,每年常走一遍。他下处自在城外,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铺中问个家信。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戴一顶苏样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三巧儿远远瞧见,只道是他丈夫回了,揭开帘子,定睛而看。陈大郎抬头,望见楼上一个年少的美妇人,目不转睛的,只道心上欢喜了他,也对着楼上丢个眼色。

谁知两个都错认了。三巧儿见不是丈夫,羞得两颊通红,忙忙把窗儿拽转,跑在后楼,靠着沿上坐着,兀自心头突突的跳一个不住。

谁知陈大郎的一片魂,早被妇人眼光摄上去了,回到下处,心心念念的放他不下。肚里想道:“家中妻子虽是有些颜色,怎比得妇人一半?欲待通个情款,争奈无门可入。若得谋他一宿,就消花这些本钱,也不枉为人在世!”叹了几口气,忽然想起大市街东巷有个卖珠子的薛婆,曾与他做过易,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这一夜翻来覆去,勉强过了。次日起个清早,只推有事,讨些冰水梳洗,取了一百两银子、两大锭金子,急急的跑进城来。这叫做:

欲求生受用,须下死工夫。

陈大郎进城,一径来到大市街东巷,去敲那薛婆的门。薛婆蓬着头,正在天井里拣珠子,听得敲门,一头收了珠包,一头问道:“是谁?”才听说“徽州陈”三字,慌忙开门请进,道:

“老身未曾梳洗,不敢为礼了。大官人起得好早。有何贵干?”

陈大郎道:“特特而来。若迟时,怕不相遇。”薛婆道:“可是作成老身出脱些珍珠首饰么?”陈大郎道:“珠子也要买;还有大买卖作成你。”薛婆道:“老身除了这一行货,其余都不熟惯。”陈大郎道:“这里可说得话么?”薛婆便把大门关上,请他到小阁中坐着,问道:“大官人有何吩咐?”大郎见四下无人,便向衣袖里摸出银子,解开布包,摊在桌上,道:“这一百两银,干收过了,方才敢说。”婆子不知高低,那里肯受。大郎道:“莫非嫌少?”慌忙又取出黄灿灿的两锭金子,也放在桌上,道:“这十两金子,一并奉纳。若干再不收时,便是故意推调了。今日是我来寻你,非是你来寻我。只为这桩大买卖,不是老成不得,所以特地相求。便说做不成时,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看官你说从来做牙婆的人,那个不贪钱钞,见了这般黄白之物,如何不动火?——薛婆当时满脸堆下笑来,便道:“大官人休得错怪。老身一生不曾要别人一厘一毫不明不白的钱财。今日既承大官人吩咐,老身权且留下;若是不能效劳,依旧奉纳。”说罢,将金锭放银包内,一齐包起,叫声:“老身大胆了”,拿向卧房中藏过,忙踅出来道:“大官人,老身且不敢称谢。你且说甚么买卖,用着老身之处?”大郎道:“急切要寻一件救命之宝,是处都无,只大市街一家人家有。特央干去借借。”婆子笑将起来道:

“又是作对!老身在这条巷住过二十多年,不曾闻大市街有甚救命之宝。大官人,你没有宝的,还是谁家?”大郎道:“敝乡里汪三朝奉典铺对门,高楼子内,是何人之宅?婆子想了一回道:“这是本地蒋兴哥家城。他男子出外做客,一年多了,只有女眷在家。”大郎道:“我这救命之宝,正要问他女眷借借。”便把椅子掇近了婆子身边,向他诉出心腹,如此如此。

婆子听罢,连忙摇首道:“此事大难。蒋兴哥新娶这房子,不上四年,夫妻两个,如鱼似水,寸步不离。如今没奈何出去了,这小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因兴哥做人有些古怪,容易嗔嫌,老身辈从不曾上他的阶头,连这小子面长面短,老身还不认得,如何应承得此事?方才所赐,是老身薄福,受用不成了。”陈大郎听说,慌忙双膝跪下。婆子去扯他时,被他两手拿住衣袖,紧紧按定在椅上,动掸不得。口里说:“我陈商这条命,都在干身上。你是必思量个妙计,作成我入马,救我残生。事成之日,再有白金百两相酬。若是推阻,即今便是个死。”懂得婆子没理会处,连声应道:

“是,是,莫要折杀老身!大官人请起。老身有话讲。”陈大郎方才起身,拱手道:“有何妙策?作速见教。”薛婆道:“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若是限时限日,老身决难奉命。”陈大郎道:“若果然成就,便迟几日何妨?只是计将安出?”薛婆道:“明日不可太早,不可太迟。早饭后,相约在汪三朝奉典铺中相会。大官人可多带银两,只说与老身做买卖。其间自有道理。若是老身这两只脚跨进得蒋家的门时,便是大官人的造化。大官人便可急回下处,莫在他门首盘桓,被人识破,误了大事。讨得三分机会,老身自来回覆。”

陈大郎道:“谨依尊命。”唱了个肥喏,欣然开门而去。正是:

未曾灭项兴刘,先见筑坛拜将。

当日无话。到次日,陈大郎穿了一身齐整衣服,取上三四百两银子,放在个大皮匣内,唤小郎背着,跟随到大市街汪家典铺来。瞧见对门楼窗紧闭着,料是妇人不在,便与管典的拱了手,讨个木凳儿,坐在门前向东而望。不多时,只见薛婆抱着一个篾丝箱儿来了。陈大郎唤住,问道:“箱内何物?”薛婆道:“珠宝首饰。大官人可用么?”大郎道:“我正要买。”薛婆进了典铺,与管典的相见了,叫声“聒噪”,便把箱儿打开。内中有十来包珠子,又有几个小匣儿,都盛着新样簇花点翠的首饰,奇巧动人,光灿夺目。陈大郎拣几个极粗极白的珠子,和那些簪珥之类,做一堆儿放着,道:“这些我都要了。”婆子便把眼儿瞅着,说道:“大官人要用时尽用,只怕不肯出这样大价钱。”陈大郎已自会意,开了皮匣,把这些银两白华华的摊做一台,高声的叫道:“有这些银子,难道买你的货不起?”此时邻舍闲汉,已自走过七八个人在铺前站着看了。婆子道:“老身取笑,岂敢小觑大官人?这银两须要仔细,请收过了。只要还得价钱公道便好。”两下一边的讨价多,一边的还钱少,差得天高地远,那讨价的一口不移。

这里陈大郎拿着东西,又不放手,又不增添,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覆认看,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炫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人人喝采。婆子乱嚷道:“买便买,不买便罢!只管担搁人则甚!”陈大郎道:“怎么不买!”

两个又论了一番价。正是:

只因酬价争钱口,惊动如花似玉人。

王三巧儿听得对门喧嚷,不觉移步前楼,推窗偷看。则见珠光闪烁,宝色辉煌,甚是可。又见婆子与客人争价不定,便分付丫鬟:“去唤那婆子,借他东西看看。”晴云领命,走过街去,把薛婆衣袂一扯道:“我家请你。”婆子故意问道:“是谁家?”晴云道:“对门蒋家。”婆子把珍珠之类劈手夺将过来,忙忙的包好了,道:“老身没有许多空闲与你歪缠!”

陈大郎道:“再添些,卖了罢!”婆子道:“不卖,不卖。像你这样价钱,老身卖去多时了。”一头说,一头放入箱儿里,依先关锁了,抱着便走。晴云道:“我替你老人家拿罢。”婆子道:“不消。”头也不回,径到对门蒋家去了。陈大郎心中暗喜,也收拾银两,别了管典的,自回下处。正是:

眼望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睛云引薛婆上楼,与三巧儿相见了。婆子看那妇人,心下想道:“真天人也!怪不得陈大郎心迷。若我做男子,也要浑了。”当下说道:“老身久闻大贤慧,但恨无缘拜识。”三巧儿问道:“你老人家尊?”婆子道:“老身姓薛。只在这里东巷住。与大也是个邻里。”三巧儿道:“你方才这些东西,如何不卖?”婆子笑道:“若不卖时,老身又拿出来怎的?只笑那下路客人,空自一表人才,不识货物。”说罢便去开了箱儿,取出几件簪珥递与那妇人看,叫道:“大,你道这样首饰,便工钱也费多少!他们还得忒不像样,教老身在主人家面前,如何告得许多消乏。”又把几串珠子提将进来,道:

“这般头号的货,他们还做梦哩!”三巧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婆子道:“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倒胜十倍。”三巧儿唤丫鬟看茶。婆子道:“不扰,不扰。老身有件要紧的事,欲往西街走走,遇着这个客人,缠了许多时。正是‘买卖不成,耽误工程’。这箱儿连锁放在这里,权烦大收拾。老身暂去,少停就来。”说罢便走。

三巧儿叫晴云送他下楼,出门向西去了。

三巧儿心上了这几件东西,专等婆子到来酬价。一连五日不至。到第六日午后,忽然下一场大雨,雨声未绝,呯呯的敲门声响。三巧儿唤丫鬟开看,只见薛婆衣衫半湿,提个破伞进来,口里道:“晴干不肯走,直待雨淋头。”把伞儿放在楼梯边,走上楼来,万福道:“大,前晚失信了。”三巧儿慌忙答礼道:“这几日在那里去了?”婆子道:“小女托赖,新添一个外孙。老身去看看,留住了几日,今早方回。半路上下起雨来,在一个相识人家借得把伞,又是破的,却不是晦气!”三巧儿道:“你老人家几个儿女?”婆子道:“只一个儿子,完婚过了。女儿倒有四个。这是我第四个了,嫁与徽州朱八朝奉做偏房,就是这北门外开盐店的。”三巧儿道:

“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妾?”婆子道:“大不知。倒是异乡人有情怀。虽则偏房,他大子只在家里;小女自在店中,呼使婢,一般受用。老身每过去时,他当个尊长看待,更不怠慢。如今养了个儿子,愈加好了。”三巧儿道:“也是你老人家造化,嫁得着。”说罢,恰好晴云取茶上来,两个吃了。

婆子道:“今日雨天没事,老身大胆,敢求大的首饰一看,看些巧样儿在肚里也好。”三巧儿道:“也只是平常生活。你老人家莫笑话。就取一把钥匙,开了箱笼,陆续搬出许多钗钿缨络之类。薛婆看了,夸美不尽,道:“大有恁般珍异,把老身这几件东西看不上眼了。”三巧儿道:“好说,我正要与你老人家请个实价。”婆子道:“子是识货的,何消老身费嘴?”三巧儿把东西检过,取出薛婆的篾丝箱儿来,放在桌上,将钥匙递与婆子道:“你老人家开了,检看个明白。”婆子道:“大细了。”当下开了箱儿,把东西逐件搬出。三巧儿品评价钱,都不甚远。婆子并不争论,欢欢喜喜地道:

“恁地便不枉了人。老身就少赚几贯钱,也是快活的。”三巧儿道:“只是一件:目下凑不起价钱,只是现奉一半。等待我家官人回来,一并清楚。他也只在这几日回了。”婆子道:

“便迟几日也不妨事。只是价钱上相让多了,银水要足纹的。”

三巧儿道:“这也小事。”便把心的几件首饰及珠子收起,唤晴云取杯现成酒来,与老人家坐坐。婆子道:“造次如何好搅扰?”三巧儿道:“时常清闲,难得你老人家到此作伴攀话。你老人家若不嫌怠慢,时常过来走走。”婆子道:“多谢大。老身家里当不过嘈杂,像宅上又忒清闲了。”三巧儿道:

“你儿子做甚生意?”婆子道:“也只是接些珠宝客人。每日的讨酒讨浆,刮的人不耐烦。老身亏杀各宅门走动,在家时少,还好;若只在六尺地上转,怕不躁死了人。”三巧儿道:“我家与你相近,不耐烦时,就过来闲话。”婆子道:“只不敢频频打搅。”三巧儿道:“老人家说那里话!”

只见两个丫鬟轮番的走动,摆了两副杯箸,两碗腊鸡,两碗腊肉,两腕鲜鱼,连果碟素菜,共一十六个碗。婆子道:

“如何盛设?”三巧儿道:“现成的。休怪怠慢。”说罢,斟酒递与婆子。婆子将杯回敬。两下对坐而饮。原来三巧儿酒量尽去得,那婆子又是酒壶酒瓮,吃起酒来,一发相投了,只恨会面之晚。那日直吃到停晚,刚刚雨止,婆子作谢要回。三巧儿又取出大银锺来,劝了几锺,又陪他吃了晚饭,说道:

“你老人家再宽坐一时,我将这一半价钱付你去。”婆子道:

“天晚了,大请自在。不争这一夜儿,明日却来领罢。连这篾丝箱儿,老身也不拿去了,省得路上泥滑滑的不好走。三巧儿道:“明日专望你。”婆子作别下楼,取了破伞,出门去了。正是:

世间只有虔婆嘴,哄动多多少少人。

却说陈大郎在下处,呆等了几日,并无音信。见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带水的进城来问个消息,又不相值。

自家在酒肆中吃了三杯,用了些点心,又到薛婆家来打听,只是未回。看看天晚,却待转身,只见婆子一脸春色,脚略斜的走入巷来。陈大郎迎着他,作了揖,问道:“所言如何?”婆子摇手道:“尚早。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你莫在此探头探脑。老身不是管闲事的。”陈大郎见他醉了,只得转去。

次日,婆子买了些时新果子、鲜鸡鱼肉之类,唤个厨子安排停当,装做两个盒子,又买一瓮上好的酽酒,央间壁小二挑了,来到蒋家门首。三巧儿日不见婆子到来,正教晴云开门出来探望,恰好相遇。婆子教小二挑在楼下,先打发他去了。晴云已自报知主母。三巧儿把婆子当个贵客一般,直到楼梯口边迎他上去。婆子千恩万谢的,福了一回,便道:

“今日老身遇有一杯水酒,将来与大消遣。”三巧儿道:“倒要你老人家赔钱,不当受了。”婆子央两个丫鬟搬将上来,摆做一桌子。三巧儿道:“你老人家忒迂阔了,恁般大弄起来。”

婆子笑道:“小户人家,备不出甚么好东西,只发一茶奉献。”

晴云便去取杯箸,暖雪便吹起水火炉来。霎时酒暖。婆子道:

“今日是老身薄意,还请大转坐各位。”三巧儿道:“虽然相扰,在寒舍岂有此理。”两下谦让多时,薛婆只得坐了客席。

这是第三次相聚,更觉熟分了。饮酒中间,婆子问道:“官人出外好多时了还不回,亏他撇得大下。”三巧儿道:“便是。

说过一年就转,不知怎的耽搁了。”婆子道:“依老身说,放下恁般如花似玉的子,便博个堆金积玉,也不为罕。”婆子又道:“大凡走湖的人,把客当家,把家当客。比如我第四个女婿朱八朝奉,有了小女,朝欢暮乐,那里想家。或三年四年才回一遍,住不上一两个月,又来了。家中大子替他担孤受寡,那晓得他外边之事。”三巧儿道:“我家官倒不是这样的人。”婆子道:“老身只当闲话讲。怎敢将天比地。”当日两个猜谜掷色,吃得酩酊而别。第三日,同小二来取家伙,就领这一半价钱。三巧儿果又留他吃点心。从此以后,把那一半赊钱为由,只做问兴哥的消息,不时行走。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疯半颠的,惯与丫头们打诨,所以上下都欢喜他。三巧儿一日不见他来,便觉寂寞,叫老家人认了薛婆家里,早晚常去请他。所以一发来得勤了。

世间有四种人,惹他不得,引起了头,再不好绝他。是那四种?

游方僧道,乞丐,闲汉,牙婆。

上三种人犹可,只有牙婆是穿房入户的,女眷们怕冷静时,十个九个倒要攀他来往。今日薛婆本是个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软语,三巧儿遂与他成了至,时刻少他不得。正是: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陈大郎几遍讨个消息,薛婆只回言尚早。其时五月中旬,天渐炎热。婆子在三巧儿面前偶说起家中蜗窄,又是朝西房子,夏月最不相宜,不比这楼上高敞风凉。三巧儿道:“你老人家若撇得家下,到此过夜也好。”婆子道:“好是好,只怕官人回来。”三巧儿道:“他就回,料道不是半夜三更。”婆子道:“大不嫌蒿恼,老身惯是掗相知的。只今晚就取铺陈过来,与大做伴,何如?”三巧儿道:“铺陈尽有,也不须拿得。你老人家回覆家里一声,索在此过了一夏,家去不好?”

婆子真个对家里儿子媳妇说了,只带个梳匣儿过来。三巧儿道:“你老人家多事,难道我家油梳子也缺了,你又带来怎地?”

婆子道:“老身一生怕的是同汤洗脸,合具梳头。大怕没有致的梳具?老身如何敢用?其他姐儿们的,老身也怕用得。

还是自家带了便当。只是大吩咐在那一间房安歇?”三巧儿指着前一个小小藤榻儿道:“我预先安排下你的卧处了。我两个亲近些,夜间睡不着,好讲些闲话。”说罢,检出一顶青纱帐来,教婆子自家挂了。又同饮一会酒,方才歇息。两个丫鬟原在前打铺相伴;因有了婆子,打发他们在间壁房里去睡。从此为始,婆子日间出去串街做买卖,黑夜到蒋家歇宿,时常携壶挈盒的殷勤热闹,不一而足。榻是丁字样铺下的,虽隔着帐子,却像是一头同睡。夜间絮絮叨叨,你问我答,凡待坊秽亵之谈,无所不至。这婆子或时装醉诈风起来,倒说起自家少年的偷汉的许多情事,去勾动那妇人的春心。害得那妇人娇滴滴一副嫩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婆子已知妇人心活,只是那话儿不好启齿。

迅速,又到七月初七日了。正是三巧儿的生日。婆子清早备下两盒礼,与他做生日。三巧儿称谢了,留他吃面。

婆子道:“老身今日有些穷忙,晚上来陪大看牛郎织女做亲。”说罢,自去了。下得阶头不几步,正遇着陈大郎,路上不好讲话,随到个僻静巷里。陈大郎攒着两眉埋怨婆子道:

“干,你好慢心肠!春去夏来,如今又已立过秋了。你今日也说尚早,明日也说尚早,却不知我度日如年。再延捱几日,他丈夫回来,此事便付东流,却不活活的害死我也!司里去,少不得与你索命。”婆子道:“你且莫喉急。老身正要相请,来得恰好。事成不成只在今晚,须是依我而行。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全要轻轻悄悄,莫带累人。”陈大郎点头道:

“好计,好计!事成之后,定当厚报。”说罢欣然而去。正是:

排成窃玉偷香阵,费尽携云握雨心。

却说婆子约定陈大郎这晚成事。午后细雨微茫,到晚却没有星月。婆子黑暗里引着陈大郎埋伏在左近,自己却去敲门。晴云点个纸灯儿开门出来,婆子故意将衣袖一摸,说道:

“失落了一条临清汗巾儿!姐姐,劳你大家寻一寻。”哄得晴云便把灯儿向街上照去。这里婆子捉个空,招着陈大郎一溜溜进门了,先引他在楼梯背后空处伏着。婆子便叫道:“有了!

不要寻了。”晴云道:“恰好火也没了,我再去点个来照你。”

婆子道:“走熟的路,不消用火。”两个黑暗里关了门,摸上楼来。三巧儿问道:“你没了什么东西?婆子袖里扯出个小帕儿来,道:“就是这个冤家。虽然不值甚钱,是一个北京客人送我的,却不道‘礼轻人意重’。”三巧儿取笑道:“莫非是你老相送的表记?”婆子笑道:“也差不多。”当夜两个耍笑饮酒,婆子道:“酒肴尽多,何不把些赏厨下男女?也教他闹轰轰像个节夜。”三巧儿真个把四碗菜、两壶酒,吩咐丫鬟拿下楼去。那两个婆、一个汉子,吃了一回,各去歇息。不题。

再说婆子饮酒中间问道:“官人如何还不回家?”三巧儿道:“便是,算来一年半了。”婆子道:“牛郎织女也是一年一会,你比他倒多隔了半年。常言道‘一品官,二品客。’做客的那一处没有风花雪月!只苦得家中子。”三巧儿叹了口气,低头不语。婆子道:“是老身多嘴了。今夜牛女佳期,只该饮酒作乐,不该说伤情话儿。”说罢,便斟酒去劝那妇人。约莫半酣,婆子又把酒去劝两个丫鬟,说道:“这是牛郎织女的喜酒。劝你多吃几杯,后日嫁个恩的老公,寸步不离。”两个丫鬟被缠不过,勉强吃了,各不胜酒力,东倒西歪。三巧儿吩咐关了楼门,发放他先睡。

他两个自在吃酒。婆子一头吃,口里不住的说罗说皂。只见一个飞蛾在灯上旋转,婆子便把扇来一扑,故意扑灭了灯,叫声:“阿呀!老身自去点个灯来!”便去开楼门,陈大郎已自走上楼梯,伏在门边多时了,都是婆子预先设下的圈套。婆子道:“忘带个取灯儿。”去了又走转来,便引着陈大郎到自己榻上伏着。婆子下楼去了一回,复上来道:“夜深了,厨下火种都熄了,怎么处?”三巧儿道:“我点灯睡惯了,黑魆魆地,好不怕人!”婆子道:“老身伴你一睡,何如?”三巧儿应道:“甚好。”三巧儿先脱了衣服上去了,叫道:“你老人家快睡罢。”婆子应道:“就来了。”却在榻上拖陈大郎上来,赤条条的㧐在三巧儿上去。

三巧儿摸着身子,道:“你老人家许多年纪,身上恁般光滑!”那人并不回言,钻进被里就捧着妇人做嘴。妇人还认是婆子,双手相抱,那人蓦地腾身而上,就干起事来。那妇人一则多了杯酒,醉眼朦胧;二则被婆子挑拨,春心飘荡。到此不暇致详,凭他轻薄:

一个是闺中情春少妇;一个是客邸慕色的才郎。

一个打熬许久,如文君初遇相如;一个盼望多时,如必正初谐陈女。分明久旱逢甘雨,胜过他乡遇故知。

陈大郎是走过风月场的人,颠凤,曲尽其趣,弄得妇人魂不附体。

云雨毕后,三巧儿方问道:“你是谁?”陈大郎把楼下相逢,如此相慕,如此苦央薛婆用计,细细说了。“今番得遂平生,便死瞑目!”婆子走到间,说道:“不是老身大胆:一来可怜大青春独宿;二来要救陈大郎命。你两个也是宿世姻缘,非干老身之事。”三巧儿道:“事已如此,万一我丈夫知觉,怎么好?”婆子道:“此事你知我知,只买定了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不许他多嘴;再有谁人漏泄,在老身身上。管成你夜夜欢娱,一些事也没有。只是日后不要忘记了老身。”

三巧儿到此,也顾不得许多了。两个又狂荡起来,直到五更鼓绝,天色将明,两个兀自不舍。婆子催促陈大郎起身,送了出门去了。自此无夜不会,或是婆子同来,或是汉子自来。

两个丫头被婆子把甜话儿偎他,又把利害话儿吓他,又教主母赏他几件衣服;汉子到时,不时把些零碎银子赏他们买果儿吃;骗得欢欢喜喜,已自做了一路。夜来明去,凡出入都是两个丫鬟迎送,全无阻隔。真个是你贪我,如胶似膝,胜如夫妇一般。陈大郎有心要结识这妇人,不时的制办好衣服好首饰送他,又替他还欠下婆子的一半价钱;又将一百两银子谢了婆子。往来半年有余,这汉子约有千金之费。三巧儿也有三十多两银子东西送那婆子。婆子只为图这些不义之财,所以肯做牵头。这都不在话下。

古人云:“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才过十五元宵夜,又是清明三月天。陈大郎思想,蹉跎了多时生意,要得还乡,夜来与妇人说知。两下恩深义重,各不相舍。妇人倒情愿收拾了些细软,跟随汉子逃走,去做长久夫妻。陈大郎道:“使不得。我们相始末,都在薛婆肚里。就是主人家吕公,见我每夜进城,难道没有些疑惑?况客船上人多,瞒得那个?两个丫鬟又带去不得。你丈夫回来,根究出情由,怎肯干休?子,你且耐心,到明年此时,我到此觅个僻静下处,悄悄通个信儿与你,那时两口儿同走,神鬼不觉,却不安稳?”妇人道:“万一你明年不来,如何?”陈大郎就设起誓来。妇人道:

“你既然有真心,家也决不相负。你若到了家乡,倘有便人,托他捎个书信到薛婆处,也教家放意。”陈大郎道:“我自用心,不消吩咐。”又过几日,陈大郎雇下船只,装载粮食完备,又来与妇人作别。这一夜倍加眷恋,两下说一会儿,哭一会儿,又狂荡一会儿,整整的一夜不曾合眼。到五更起身,妇便去开箱,取出一件宝贝,叫做“珍珠衫”,递与陈大郎道:

“这件衫儿,是蒋门祖传之物。暑天若穿了它,清凉透骨。此去天道渐热,正用得着。家把与你做个记念。穿了此衫,就如家贴体一般。”陈大郎哭得出声不得,软做一堆。妇人就把衫儿亲手与汉子穿了。叫丫鬟开了门户,亲自送了他出门,再三珍重而别。诗曰:

昔年含泪别夫郎,今日悲啼送所欢。

堪恨妇人多水,招来野鸟胜文鸾。

话分两头,却说陈大郎有了这珍珠衫儿,每日贴体穿着,便夜间脱下,也放在被窝中同睡,寸步不离。一路遇了顺风,不两月行到苏州府枫桥地面。那枫桥是柴米牙行的聚处,少不得招个主家脱货,不在话下。忽一日,赴个同乡人的酒席。

席上遇个襄客人,生得风流标致。那人非别,正是蒋兴哥。

原来兴哥在广东贩了些珍珠、玳瑁、苏木、沉香之类,搭伴起身。那伙同伴商量,都要到苏州发卖。兴哥久闻得“上说天堂,下说苏杭”,好个大码头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做这一回买卖,方才回去;还是去年十月中到苏州的。因隐姓为商,都称为罗小官人,所以陈大郎更不疑虑他。两个萍水相逢,年相若,貌相似,谈吐应对之间,彼此敬慕,即席间问了下处,互相拜望,两下遂成知己,不时会面。

兴哥讨完了客帐,欲待起身,走到陈大郎寓所作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此时五月下旬,天气炎热,两个解有饮酒。陈大郎露出珍珠衫来。兴哥心中骇异,又不好认他的,只夸奖此衫之美。陈大郎恃了相知,便问道:

“贵县大市街有个蒋兴哥家,罗兄可认得否?”兴哥倒也乖巧,回道:“在下出外日多,里中虽晓得有这个人,并不相认。陈兄为何问他?”陈大郎道:“不瞒兄长说,小弟与他有些瓜葛。”

便把三巧儿相好之情,告诉了一遍,扯着衫儿看了,眼泪汪汪道:“此衫是他所赠。兄长此去,小弟有封书信,奉烦一寄。

明日侵早送到贵寓。”兴哥口里便应道:“当得,当得。”心下沉吟:“有这等异事!现有珍珠衫为证,不是个虚话了。”当下如针刺肚,推故不饮,急急起身别去。回到下处,想了又恼,恼了又想,恨不得学个缩地法儿,顷刻到家。连夜收拾,次早便上船要行。只见岸上一个人气吁吁的赶来,却是陈大郎,亲把书信一大包,递与兴哥,叮嘱千万寄去。气得兴哥面如土色,说不得,话不得,死不得,活不得。只等陈大郎去后,把书看时,面上写道:“此书烦寄大市街东巷薛家。”

兴哥起,一手扯开,却是六尺多长一条桃红绉纱汗巾,又有个纸糊长匣儿,内有羊脂玉凤头簪一根。书上写道:

微物二件,烦干转寄心子三巧儿亲收,聊表记念。相会之期,准在来春。珍重,珍重。

兴哥大怒,把书扯得粉碎,撇在河中,提起玉簪在船板上一掼,折做两段。一念想起,道:“我好糊涂,何不留此做个证见也好?”便拾起簪儿和汗巾,做一包收拾,催促开船,急急的赶到家乡。望见了自家门首,不觉坠下泪来,想起:当初夫妻何等恩,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如今悔之何及!”在路上急,巴不得赶回;及至到了,心中又苦又恨,行一步,懒一步。进得自家门里,少不得忍住了气,勉强相见。兴哥并无言语;三巧儿自己心虚,觉得满脸惭愧,不敢殷勤上前攀话。兴哥搬完了行李,只说去看看丈人丈母,依旧到船上住了一夜。次早回家,向三巧儿说道:“你的爹同时害病,势甚危笃,昨晚我只得住下,看了他一夜。他心中只牵挂着你,欲见一面。我已雇下轿子在门首。你作速回去,我也随后就来。”三巧儿见丈夫一夜不回,心里正在疑虑;闻说爷有病,却认真了,如何不慌?慌忙把箱笼上钥匙递与丈夫,唤个婆跟了,上轿而去。兴哥叫住了婆,向袖中摸出一封书来,吩咐他送与王公:“送过书,你便随轿回来。”

却说三巧儿回家,见爷双双无恙,吃了一惊。王公见女儿不接而回,也自骇然;在婆子手中接书,拆开看时,却是休书一纸。上写道:

立休书人蒋德,系襄府枣县人,从幼凭媒聘定王氏为妻。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退还本宗,听凭改嫁,并无异言。休书是实。成化二年月日手掌为记。

书中又包着一条桃红汗巾,一枝打折的羊脂玉凤头簪。王公看了,大惊,叫过女儿,问其缘故。三巧儿听说丈夫把他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王公气忿忿的,一径跑到女婿家来。蒋兴哥连忙上前作揖。王公回礼,便问道:“贤婿,我女儿是清清白白嫁到你家的,如今有何过失,你便把他休了?

须还我个明白!”蒋兴哥道:“小婿不好说得,但问令便知。”

王公道:“他只是啼哭,不肯开口,教我肚里好闷。小女从幼聪慧,料不到得犯了盗;若是小小过失,你可也看老夫薄面恕了他罢。你两个是七八岁上定下的夫妻,完婚后并不曾争论一遍两遍,且是和顺。你如今做客才回,又不曾住过三日五日,有甚么破绽落在你眼里?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话,说你无情无义。”蒋兴哥道:“丈人在上,小婿也不敢多讲。家中有祖遗下珍珠衫一件,是令收藏,只问他如今在否。若在时,半字休题;若不在时,只索休怪了。”王公忙转身回家,问女儿道:“你丈夫只问你讨什么珍珠衫,你端的拿与何人去了?”那妇人听得说着了他紧要的关目,羞得满脸通红,开口不得,一发号啕大哭起来。慌得王公没做理会处。王婆劝道:“你不要只管啼哭,实实的说个真情与爹知道,也好与你分剖。”妇人那里肯说,悲悲咽咽,哭一个不住。王公只得把休书和汗巾簪子,都付与王婆,教他慢慢的偎着女儿,问他个明白。王公心中纳闷,走在邻家闲话去了。王婆见女儿哭得两眼赤肿,生怕苦坏了他,安慰了几句言语,便走厨房下去暖酒,要与女儿消愁。

三巧儿在房中独自想着珍珠衫泄漏的缘故,好生难解:

“这汗巾簪子,又不知那里来的?”沈吟了半晌,道:我晓得了,这折簪是镜破钗分之意。这条汗巾,分明叫我悬梁自尽。

他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是要全我的廉耻。可怜四年恩,一旦决绝!是我做的不是,负了丈夫恩情。便活在人间,料没有个好日。不如缢死,倒得干净。”说罢,又哭了一会儿,把个坐杌子填高,将汗巾兜在梁上。正欲自缢,也是寿数未绝,不曾关上房门,恰好王婆暖得一壶好酒走进房来。见女儿安排这事,急得他手忙脚乱,不放酒壶,便上前去拖拽。不期一脚踢番坐杌子,儿两个跌做一,酒壶都泼翻了。王婆爬起来,扶起女儿,说道:“你好短见!二十多岁的人,一朵花还没有开足,怎做出没下梢的事!莫说你丈夫还有回心转意的日子,便真个休了,恁般容貌,怕没人要你?少不得别选良姻,图个下半世受用。你且放心过日子去,休得愁闷!”

王公回家,知道女儿寻死,也劝了他一番;又嘱咐王婆用心提防。过了数日,三巧儿没奈何,也放下了念头。正是: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再说蒋兴哥将两条索子,将晴云暖雪捆缚起来,拷问情由。那丫头初时抵赖,吃打不过,只得从头至尾,细细招将出来,已知都是薛婆勾引,不干他人之事。到明朝,兴哥领了一伙人赶到薛婆家里,打得他雪片相似,只饶他拆了房子。

薛婆情知自己不是,躲过一边,并没一人敢出头说话。兴哥见他如此,也出了这口气。回去唤个牙婆,将两个丫头都卖了。楼上细软箱笼,大小共十六只,写三十二条封皮,紧紧封了,更不开动。这是甚意儿?只因兴哥夫妇本是十二分相的,虽则一时休了,心中好生痛切,见物思人,何忍开看。

话分两头。却说南京有个吴杰进士,除授广东潮县知县,水路上任,打从襄经过,不曾带家小,有心要择一美妾,一路看了多少女子,并不中意。闻得枣县王公之女,大有颜色,一县闻名。出五十金财礼,央媒议亲。王公倒也乐人;只怕前婿有言,亲到兴哥家说知。兴哥并不阻挡。临嫁之夜,兴哥雇了人夫,将楼上十六个箱笼,原封不动,连钥匙送到吴知县船上割,与三巧儿当个赔嫁。妇人心上倒过意不去。傍人晓得这事,也有夸兴哥做人忠厚的,也有笑他痴呆的,还有骂他没志气的:正是人心不同。闲话休题。

再说陈大郎在苏州脱货完了,回到新安,一心只想着三巧儿,朝暮看了这件珍珠衫,长吁短叹。老婆平氏心知这衫儿来得跷蹊,等丈夫睡着,悄悄的偷去,藏在天花板上。陈大郎早起要穿时,不见了衫儿,与老婆取讨。平氏那里肯认。

急得陈大郎发,倾箱倒箧的寻个遍,只是不见,便破口骂老婆起来。惹得老婆啼啼哭哭,与他争嚷,闹吵了两三日。

陈大郎满怀撩乱,忙忙的收拾银两,带个小郎,再望襄旧路而进。将近枣,不期遇了一伙大盗,将本钱尽皆劫去,小郎也被他杀了。陈商眼快,走向船梢舵上伏着,幸免残生。思想还乡不得,且到旧寓住下,待会了三巧儿,与他借些东西,再图恢复。叹了一口气,只得离船上岸。走到枣城外主人吕公家,告诉其事,又道:“如今要央卖珠子的薛婆,与一个相识人家借些本钱营运。”吕公道:“大郎不知,那婆子为勾引蒋兴哥的浑家,做了些丑事。去年兴哥回来,问浑家讨甚么珍珠衫,原来浑家赠与情人去了,无言回答。兴哥当时休了浑家回去,如今转嫁与南京吴进士做第二房夫人了。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陈大郎听得这话,好似一桶冷水没头淋下。这一惊非小,当夜发寒发热,害起病来。这病又是郁症,又是相思症,也带些怯症,又有些惊症。上卧了两个多月,翻翻覆覆,只是不愈。连累主人家小厮,伏侍得不耐烦。

陈大郎心上不安,打熬起神,写成家书一封,请主人来商议,要觅个便人捎信往家中取些盘缠,就要个亲人来看觑同回。这几句正中了主人之意。恰好有个相识的承差,奉上司公文,要往徽宁一路,水陆传递,极是快的。吕公接了陈大郎书札,又替他应出五两银子送与承差,央他乘便寄去。

果然的“自行由得我,官差急如火”,不够几日,到了新安县。

问着陈商家中,送了家书,那承差飞马去了。正是:

只为千金书信,又成一段姻缘。

话说平氏拆开家信,果是丈夫笔迹,写道:

陈商再拜。贤妻平氏见字,别后襄遇盗,劫资杀仆,某受惊患病,现卧旧寓吕家,两月不愈。字到,可央一的当亲人,多带盘缠,速来看视。伏枕草草。

平氏看了,半信半疑,想道:“前番回家,亏折了千金资本。据这件珍珠衫,一定是邪路上来的。今番又推被盗,多讨盘缠,怕是假话。”又想道:“他要个的当亲人速来看视,必然病势利害。这话是真也未可知。如今央谁人去好?”左思右想,放心不下,与父亲平老朝奉商议,收拾起细软家私,带了陈旺夫妇,就请父亲作伴,雇个船只,亲往襄看丈夫去。

到得京口,平老朝奉痰火病发,央人送回去了。平氏引着男女水路前进。不一日,来到枣城外,问着了旧主人吕家。原来十日前陈大郎已故了,吕公赔些钱钞,将就入殓。平氏哭倒在地,良久方醒,慌忙换了孝服,再三向吕公说,欲待开棺一见,另买副好棺材,重新殓过。吕公执意不肯。平氏没奈何,只得买木做个外棺包裹,请僧设法事超度,多焚冥资。吕公早已自索了他二十两银子谢仪,随他闹吵,并不言语。

过了一月有余,平氏要选个好日子扶柩而归。吕公见这妇人年少,且有姿色,料是守寡不终;又是囊中有物,思想:

“儿子吕二还没有亲事,何不留住了他,完其好事,可不两便。”

吕公买酒请了陈旺,央他老婆委曲进言,许以厚谢。陈旺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什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说了。平氏大怒,把他骂了一顿,连打几个耳光子,连主人家也数落了几句。吕公一场没趣,敢怒而不敢言。正是:

羊肉馒头没的吃,空教惹得一身腥。

吕公便去撺掇陈旺逃走。陈旺也思量没甚好处了,与老婆商议,教他做脚,里应外合,把银两首饰偷得罄尽,两口儿连夜走了。吕公明知其情,反埋怨平氏,说不该带这样歹人出来,幸而偷了自家主母的东西,若偷了别家的,可不连累人。又嫌这灵柩碍他生理,教他快些抬去。又道后生寡妇在此居住不便,催促他起身。平氏被不过,只得别赁下一间房子住了,雇人把灵柩移来,安顿在内。这凄凉景象,自不必说。

间壁有个张七嫂,为人甚是活动,听得平氏啼哭,时常走来劝解。平氏又时常央他典卖几件衣服用度,极感其意。不够几月,衣服都典尽了。从小学得一手好针线,思量要到个大户人家教女工度日,再作区处。正与张七嫂商量这话。张七嫂道:“老身不好说得,这大户人家不是你少年人走动的。

死的没福自死了,活的还要做人。你后面日子正长哩!终不然做针线,了得你下半世?况且名声不好,被人看得轻了。

还有一件,这个灵柩如何处置?也是你身上一件大事。便出赁房钱,终久是不了之局。”平氏道:“家也都虑到,只是无计可施了。”张七嫂道:“老身倒有一策。子莫怪我说。你千里离乡,一身孤寡,手中又无半钱,想要搬这灵柩回去,多是虚了。莫说你衣食不周,到底难守;便多守得几时,亦有何益?依老身愚见,莫若趁此青年美貌,寻个好对头,一夫一妇的随了他去,得些财礼,就买块土来葬了丈夫,你的终身又有所托,可不生死无憾?”平氏见说得近理,沉吟了一会,叹口气道:“罢罢!家卖身葬夫,傍人也笑我不得。”张七嫂道:“子若定了主意时,老身现有个主儿在此,年纪与子相近,人物齐整,又是大富之家。”平氏道:“他既是富家,怕不要二婚的。”张七嫂道:“他也是续弦了。原对老身说,不拘头婚二婚,定要人才出众。似子这般丰姿,怕不中意!”

原来张七嫂曾受蒋兴哥之托,央他访一头好亲;因是前妻三巧儿出色标致,所以如今只要访个美貌的。那平氏容貌虽及不得三巧儿,论起手脚伶俐,胸中泾渭,又胜似他。张七嫂次日就进城与蒋兴哥说了。兴哥闻得是下路人,愈加欢喜。这里平氏分文财礼不要,只要买场好地殡丈夫要紧。张七嫂往来回覆几次,两相依允。话休烦絮。

却说平氏送了丈夫灵柩入土,祭奠毕了,大哭一场,免不得起灵除孝。临期,蒋家送衣饰过来,又将他典下的衣服都赎回了。成亲之夜,一般大吹大擂,洞房花烛。正是:

规矩熟闲虽旧事,恩情美满胜新婚。

蒋兴哥见平氏举止端庄,甚相敬重。一日从外而来,平氏正在打叠衣箱,内有珍珠衫一件。兴哥认得了,大惊,问道:“此衫从何而来?”平氏道:“这衫儿来得跷蹊。”便把前夫如此张智,夫妻如此争嚷,如此赌气分别,述了一遍。又道:“前日艰难时,几番欲把它典卖,只愁来历不明,怕惹出是非,不敢露人眼目。连家至今不知这物事那里来的。”兴哥道:“你前夫陈大郎,名字可叫做陈商?可是白净面皮,没有须,左手长反指甲的么?”平氏道:“正是。”蒋兴哥把舌头一伸,合掌对天道:“如此说来,天理昭彰,好怕人也!”平氏问其缘故。蒋兴哥道:“这件珍珠衫原是我家旧物。你丈夫骗了我的妻子,得此衫为表记。我在苏州相会,见了此衫,始知其情。回来把王氏休了。谁知你丈夫客死,我今续弦,但闻是徽州陈客之妻,谁知就是陈商。却不是一报还一报!”平氏听罢,骨竦然。从此恩情愈笃。这才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正话。诗曰:

天理昭彰不可欺,两妻易孰便宜?

分明欠债偿他利,百岁姻缘暂换时。

再说蒋兴哥有了管家子,一年之后,又往广东做买卖。

也是合当有事。一日,到合浦县贩珠,价都讲定,主人家老儿只拣一粒绝大的偷过也,再不承认。兴哥不忿,一把扯人袖子要搜,何期去得势重,将老儿拖翻在地,跌下便不做声。

忙去扶时,气已断了。儿女亲邻,哭的哭,叫的叫,一阵的簇拥将来,把兴哥捉住,不由分说,痛打一顿,关在空房里。

边夜写了状词,只等天明,县主早堂,连人进状。县令准了,因这日有公事,吩咐把凶身锁押,次日候审。

你道这县主是谁?姓吴名杰,南畿进士,正是三巧儿的晚老公。初选原任潮,上司因见他清廉,调在这合浦县采珠的所在来做官。是夜,吴杰在灯下将进过的状词细阅。三巧儿正在傍这闲看,偶见宋福所告人命一词,凶身罗德,枣县客人,不是蒋兴哥是谁?想起旧日恩情,不觉酸痛,哭告丈夫道:“这罗德是贱妾的亲哥,出嗣在母舅罗家的。不期客边犯此大辟。相公可看妾之面,救他一命还乡!”县主道:

“且看临审如何。若人命果真,教我也难宽宥。”三巧儿两眼噙泪,跪下苦苦哀求。县主道:“你且莫忙。我自有道理。”明早出堂,三巧儿又扯住县主衣袖,哭道:“若哥哥无救,贱妾亦当自尽,不能相见了!”

当日县主升堂,第一就问这起。只见宋福、宋寿兄弟两个,哭哭啼啼,与父亲执命,禀道:“因争珠怀恨,登时打闷,仆地身死。望爷爷做主!”县主问众干证口词。也有说打倒的,也有说推跌的。蒋兴哥辩道:“他父亲偷了小人的珠子,小人不忿,与他争论。他因年老脚,自家跌死,不干小人之事。”

县主问宋福道:“你父亲几岁了?”宋福道:“六十七岁了。”县主道:“老年人容易昏绝,未必是打。”宋福、宋寿坚执是打死的。县主道:“有伤无伤,须凭检验。既说打死,将发在漏泽园去,候晚堂听检。”原来宋家也是个大户有体面的,老儿曾当过里长,儿子怎肯把父亲在场剔骨?两个双双叩头道:“父亲死状,众目共见,只求爷爷到小人家去相验,不愿发检。”县主道:“若不见贴骨伤痕,凶身怎肯伏罪?没有格,如何申得上司过?”兄弟两个只是苦求。县主发怒道:

“你既不愿检,我也难问。”慌得他弟兄两个连连叩头道:“但凭爷爷明断。”县主道:“望七之人,死是本等。倘或不因打死,屈害了一个平人,反增死者罪过,就是你做儿子的,巴得父亲到许多年纪,又把个不得善终的恶名与他,心中何忍?

但打死是假,推仆是真。若不重罚罗德,也难出你的气。我如今教他披麻带孝,与亲儿一般行礼,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你可服么?”兄弟两个道:“爷爷吩咐,小人敢不遵依?”兴哥见县主不用刑罚,断得干净,喜出望外。当下原被告都叩头称谢。县主道:“我也不写审单,着差人押出,待事完回话,把原词与你销讫便了。”正是:

公堂造孽真容易,要积功亦不难。

试看今朝吴大尹,解冤释罪两家欢。

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如坐针毡,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县主道:“我如此如此断了。看你之面,一板也不曾责他。”三巧儿千恩万谢,又道:“妾与哥哥久别,渴欲一见,问取爹消息。官人如何做个方便,使妾兄妹相见,此恩不小!”县主道:“这也容易。”看官们,你道三巧儿被蒋兴哥休了,恩断义绝,如何恁地用情?他夫妇原是十分恩的。因三巧儿做下不是,兴哥不得已而休之,心中兀自不忍,所以改嫁之夜,把十六只箱笼完完全全的赠他。只此一件,三巧儿的心肠也不容大软了,今日他身处富贵,见兴哥落难,如何不救?这叫做知恩报恩。

再说蒋兴哥听了县主明断,着实小心尽礼,更不惜费,宋家弟兄都没话了。丧葬事毕,差人押到县中回覆。县主唤进私衙赐坐,讲道:“尊舅这场官司,若非令妹再三哀恳,下官几乎得罪了。”兴哥不解其故,回答不出。少停茶罢,县主请入内书房,教小夫人出来相见。你道这番意外相逢,不像个梦景么?他两个也不行礼,也不讲话,紧紧的你我相抱,放声大哭,就是哭爹哭,从没见这般哀惨。连县主在旁,好生不忍,便道:“你两人且莫悲伤。我看你两人不像哥妹。快说真情,下官有处。”两个哭得半休不休的,那个肯说?却被县主盘问不过,三巧儿只得跪下,说道:“贱妾罪当万死!此人乃妾之前夫也。”蒋兴哥料瞒不过,也跪下来,将从前恩,及休妻再嫁之事,一一诉知。说罢,两人又哭做一。连吴知县也堕泪不止,道:“你两人如此相恋,下官何忍拆开?幸然在此三年,不曾生育,即刻领去完聚。”两个插烛也似拜谢。

县主即忙讨个小轿,送三巧儿出衙。又唤集人夫,把原来赔嫁的十六个箱抬去,都教兴哥收领。又差典吏一员,护送他夫妇出境。——此乃吴知县之厚德。正是:

珠还合浦重生采,剑合丰城倍有神。

堪羡吴公存厚道,贪财好色竟何人?

此人向来艰子,后行取到吏部,在北京纳,连生三子,科第不绝,人都说明德之报。这是后话。

再说蒋兴哥带了三巧儿回家,与平氏相见。论起初婚,王氏在前,只因休了一番,这平氏倒是明媒正娶,又且平氏年长一岁,让平氏为正房,王氏反做偏房,两个姊妹相称。从此一夫二妇,圆到老。有诗为证:

夫妻虽到尖,妻还作妾亦堪羞。

殃祥果报无虚谬,咫尺青天莫远求。

推荐阅读

儒林外史>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孽海花> 商界现形记> 廿载繁华梦>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歧路灯>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