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明朝开国演义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史书 > 明朝开国演义 >

第079回 铁道士云中助阵

诗曰:

从来神仙处海南,岁上年年春不改。

一天水月带昆明,烧得灵光飞五彩。

寰中滇水南之涯,忽地蛮兵逐兔来。

首带利刀身负甲,烧尾腾空遍草莱。

西平沐侯侯最雄,挥戈迅扫海天穹。

凭神设险清南服,碧海银星天挂弓。

乾坤一片彻清时,阁笔吟诗何所思。

只看满生生意达,都是农蓑细雨时。

且说傅友德领了大兵,一路由江而上,来至湖广地方。友德对众将军商议道:“皇上英明天纵,睿审成。前日临行所谕旨意,极是神算,我等亦须依旨行师。我同郭元帅、王先锋率费聚、顾时、黄彬、梅思租,统兵十五万入四川、永宁路去攻乌撒;沐元帅可统大队人马,由辰沅路攻贵州、普定、普安、曲靖,共约在白石江会齐。”各将分兵前进。

且说沐英皇辰沅前至贵州,那上酋安瓒领着上士兵出城迎敌。沐英当先出阵,那蛮兵终是未经汗马,一鼓成擒,土兵都四散逃窜。安瓒上前叩头说:“元帅若饶了蝼蚁的命,愿将贵州一路尽行投纳。”沐英看他出事真情,因饶他命,便入贵州城抚慰了百姓,仍留安瓒守城。次日起兵南行,三日内早至普安南五里安营。次日,沐英亲至城下搦战。守城的是梁王手下平章段世雄,甚是利害。听了哨马的报,便着了虎皮袍,挂上犷猊铠,跨一匹黄彪马,抡一把合扇刀,领着铁骑五万,横刀直取沐英。沐英大怒,手提铜锤,飞也打去。战有二十余合,把世雄一锤打死于马下,蛮兵大败。沐英随杀进普安城。这些人民俱各烧香燃烛,家家归顺。沐英留下部将张铨镇守,即刻起兵南至普定城池。罗鬼苗蛮子犵狫闻知天兵来到,率众投顺。明早正欲南行,恰见西角上一路兵马冲来,沐英疑是南兵来救,令众急上迎敌。谁知傅元帅同郭副帅领兵攻破了永宁,将欲进取乌撒,因此统兵前到白石江相会。沐英大喜说:“合兵共取云南。”不题。

且说梁王把匝刺瓦尔密闻大明兵分两路而来,心甚惊恐,遂遣大司徒达里麻为元帅,率兵十万,把住着曲靖白石江的南岸,以拒明军。大明军马离着白石江约有五十里地面,忽然一日,大雾从天而下,蔽塞四野,对面不辨形影。傅友德待要雾雾进兵,沐英沉思一会说:“彼方谓我师疲于深入,未必十分忧虑,趁其无虞,必可败之。况如此大雾,恰是皇天助我机会,正宜乘雾进兵,蛮人一鼓可破矣。”傅友德应道:“极是!极是!”便直抵江岸驻扎,与蛮兵对面安营,依山附水,十分停当。恰好雾气开豁,蛮兵望见,报与达里麻知道,惊得舌吐头摇,脚忙手乱,说:“大明兵分明是从天而降,奈何!奈何!然事势既已如此,也须迎敌厮杀。”便分兵列阵在南岸。友德随令兵卒登舟,过江攻取。沐英说:“我看蛮兵俱用长槍、劲,排立江边,若我师渡水,未必得利。元帅不如先令郭副帅英、王先锋弼,各领兵五千,从下流分岸潜渡,绕出蛮兵之后,比及彼处,各把铜角吹动于山谷林木之间,高立旗帜,以为疑兵。再分兵呐喊摇旗,从后杀来。岸边蛮兵,决然奔乱。我们舟中更将铁铳之士,并善于泅没者,长矛相向,中间再以防牌竹遮护前边,我师方可安然渡江。若得上岸,就把矢石、铳炮一齐发作,复用铁骑捣彼中坚,不愁蛮兵不破。”友德大笑道:“足下神算,真出万全!”因令郭、王二将,依计领兵先行,陈桓、顾时各带兵三千接应,约定次日午时,彼此前进。再令沐英统率张龙、吴复、仇成、金朝兴四将,各乘大船,领兵先渡。傅友德自领大队随后,相继而行。吩咐已毕,各将整备前往。

翌日辰刻,这里麻在岸边,望见明兵都要从舟而渡,将杀过江,因令沿岸一带勇,俱各长槍、劲,与那火铳、火炮间花儿列着,拒着吾舟师。真个是密密攒攒,明兵插翅也飞不上岸。蛮兵恰要施放火器,忽听背后山林中一声炮响,铜角齐鸣,不知多多少少人马,都排立在山上。正是寒心,又见两彪勇,俱备摇旗呐喊,往后面杀将过来。达里麻欲待率兵转身迎敌,又见舟师奋起而前,顷刻之间,舟师俱上彼岸,便把火炮、火铳一齐施放。那蛮兵背后受敌,前后相攻,明军声震山谷,水陆之师互为接应。蛮兵自相残杀,堆似岭,血溅成河。达里麻即欲逃脱,被郭英一槍刺死。曲靖一带地方,尽行降伏。友德下令,凡在投降者,各归本业安生,前罪并不究治。夷人老老幼幼,个个顶礼拜谢,真如时雨之至,喜其来,悲其晚。友德因对沐英说:“我当率师三万,去击乌撒;足下当领前兵,竟走云南。”沐英得令,即领神槍、火炮,锐一万,兼程而往,不题。

且说先年翰林院有个应奉官,唤做唐肃,太祖每喜他的才华。一日侍膳,自己食罢,把两手拿着筋儿,甚是恭敬。太祖问说:“此是何礼?”便答说:“臣幼习的俗礼。”上怒,说:“俗礼可施之天子乎?”坐不敬,谪戍桂林。生子名叫之淳,文名亦重。今大兵征取斌州,傅友德闻之淳文学,因延至军中,草为露布上奏。太祖看露布做得好,随着使臣访于友德。友德把转延之淳草笔的事情,一一实报。太祖便令飞骑召之淳到京师。使者不将旨意明谕,之淳恐以文得罪,不能自保,悚惧特甚。到得京师,嘱托姑说:“圣威不测,姑可为我敛取首。”使者急催进朝,行至东华门,门已关闭。守门的传旨说:“可将之淳把布包裹,从屋上递入。”守门官依旨奉行,把之淳如法从空累累递进。及至便殿,奏说:“之淳已到。”太祖命将布解开,之淳俯伏阶下,望见殿上灯烛辉煌,龙睛阅书者久之,忽问说:“尔草露布耶?”之淳奏说:“臣昧死代草。”太祖命中官将几一张,放在之淳面前,几上列烛二台,因说:“朕在此草封王册,尔可膝坐,少为朕加润色。”之淳叩头奏说:“龙章凤篆,出自神明,臣万死不敢!”太祖笑道:“尔即不敢,须为旁注之。”之淳如命。改定讫,上令中侍读报。遥望烛影之下,龙颜微喜。因次第凡下十篇,每改奏,俱嘉悦。此时夜犹未央,上命仍如法递出,且着之淳明早朝谒。之淳到得姑家中,深相庆幸。

次早朝见,命嗣父亲官职,因与说:“朕闻金华浦江有个郑家,他的扁额是‘天下第一人家’。卿可星夜召渠家长来问。”唐之淳得旨,不一日领郑家家长前到金陵朝见。太祖问道:“汝何等人家,名为第一?”那人对说:“本郡太守,以臣合族已居八世,内外无有闲言,因额臣家以励风俗,实非臣所敢当。”上复问:“族人有几?”对曰:“一千有余。”太祖亦高其义。

忽太后从屏后奏说:“陛下以一人举事有天下,彼既人众,倘有异图,不尤容易耶?”上深以为然,遂又问说:“汝辈处家,亦有道乎?”那人再叩头曰:“行大小事,不听妇人言。”上大笑而遣去。恰好河南进有香水梨,命赐二枚,此人叩谢,把梨顶之趋出。太祖密令校尉尾其行事。见他至家,召合族置水二缸于堂,将梨扞碎,投于水中,合族各饮梨水一杯,仍向北叩

头拜谢。校尉通报,太祖因题为“郑义门”,推作粮长。屡以事入觐,上必细询近来风俗并年成丰歉。谁想有人告他家与权臣通相贩易,太祖将族长治罪。恰闻郑濂、郑湜兄弟二人,争先就吏(就鞠审也),太祖怜之曰:“朕之义门,必无是事,残人诬之耳。”且官郑湜为福建参议,诬告者依律惩治。

发放才罢,有一刑官奏说:“东长安街,张校尉妻被卖菜人王二杀死,邻右捉拿究罪,蒙旨将卖菜王二抵命。及上法场,忽有一校尉出叫曰:‘张妻系我手杀,不得冤枉王二,甘心就刑。’特请圣裁大。”太祖听了说:“此又是奇事了,快召来再审。”不多时,法官将愿死的跪在殿前。太祖一一细问。那校尉说:“臣向与张校尉妻合,前日五更,瞰渠亲夫出去,臣因而入门同寝。不意亲夫转身回来,臣仓惶中伏于下。其妇问他,何以复回,他说道:‘天色甚寒,恐你熟睡,脚露被外,特回与你盖被而去。’臣思其夫这般恩,此妇竟忍负情,一时忿怒,把佩刀杀死,即放步走出门外。不意卖菜王二,照常到彼卖菜,邻人因而疑送到官。今日临刑,人命关天,自作自受,臣岂敢妄累他人?故来就死!”太祖叹息了数声,说:“杀一不义,生一无辜,尔亦义人也;张妻忍于背夫,罪当坐死。王二与尔,俱备赦罪。邻右妄累平民,更无实迹,法官可各笞五十。”这也不必多说。

且说梁王把匝刺瓦尔密闻达里麻战败身亡,茫然无措。早有刀斯郎、郎斯理二将上前叩头,启道:“臣等向受厚恩,且敌人虽是凶勇,臣等当矢志图报。臣看殿前,现有虎贲之士五万,可用大象百只,尾上灌了焰硝、硫黄,头上身中俱各带了利刃,驱到阵前,便把火来点着。那猛兽浑身火痛难当,必然奔溃,纵是强兵,岂能抵敌?再后便以虎士相继而行,料来百战百胜。”军中设法得停停当当,只待大明兵到厮杀。本日恰好沐英统兵径薄城边。只见:

林翳间红日西沉,林榔内震起清风。雉堞傍危峦,显得严城高爽;风铃应铁马,增添壮士凄凉。空朦河汉照天衢,灭灭明明,早催动城头鼓角;隐曜云霞澈清碧,层层密密,偏惊闻塞上笳声。

沐英看那城边悄然无声,便吩咐前军且莫惊动,只将部伍严整,待至天明,相机攻取。军中得令,各各驻扎。沐英独坐帐中,忽见一阵清风,辕门上报道:“铁冠张道人要进帐中相见。”沐英倒屣相迎,分宾而坐。沐英开口叙了寒温,便说:“今日攻取云南,师傅必有指教。”道人说:“我适与张三丰、宗泐及昙云长老四人,将一苇渡过西海,山中望见云南梁王数将殄灭;但明日元帅出战,恐军士亦遭刀火之伤,将来相报。”沐英应声说:“昙云法师,不是先年护我圣主,后来在皇觉寺中坐化的么?”道人说:“此老正是。”沐英听有刀火之惨,便说:“既有此危,万望神圣周旋。”道人口中不语,把手向袖中扯出一条如纸如网的一件东西来,约有三五寸阔,递与沐英手中说:“元帅可传令军中,连夜掘成土坑,长三百六十丈,深三丈六尺,阔四十九丈,上用竹簟扒着浮土,以备蛮兵。若见畜类横行,便将此物从空罩去,必然获胜。”沐英说:“谨领教诲。”即令军中连夜依法行事,不题。

那梁王在城中,哨子将大胡兵情火速报知。梁王便令驱象出城迎敌。将及天明,只见郎斯理领虎贲二万,驱着猛象五十只,从南门杀出来。明兵擂动战鼓,正欲交锋,且见蛮兵将象尾烧着,那象满身火起,疼痛难当,飞也冲将过来。沐英看见势头凶狠,把那一条如纸的物件,从空撒去。早见铁冠道人在云中把剑一挥,蛮兵和象俱陷入土坑之内。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推荐阅读

北齐书>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