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中西交往史上实在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也许是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的威力刺激了我们的神经,总之,我们的历史教材过分夸大了1405年开始的那一场荣耀,这使每一个炎黄子孙,在提起1405这一年时,都不自觉地心生自豪,因为在这一年,中国的海军(叫公费观光团是不是更合适?)在一位太监同志的带领下开始纵横整个东南洋,这个太监叫郑和。
郑和下西洋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只许官家下海,不许百姓造船,导致政府海外贸易萎缩。宋元政府在海外贸易中享受着很大的经济利润。比如南宋,国家每年从海外贸易中所抽的税金就占全部商业税的五分之一。有人说,南宋战争及赔款不断,偏于江南一隅居然还能支撑一个半世纪之久,当有巨额贸易收入的一份功劳在内。到了元朝,海外贸易更是超过有宋一代,元朝的繁华,让马可波罗那厮口水流下三千尺,最终漂起一本名叫《马可波罗游记》的小书,逗引得凡是看过此书的西方人都开始流口水了。
2、如果说海外贸易之萎缩更多的是针对民间贸易的话,那么郑和式的朝贡贸易,也没有使明政府在经济上受惠。相反,它是完全的赔本买卖。事实上,中国的朝贡贸易本身就是赔本买卖。郑和这次与众不同的是,原先是蕞尔小邦上门来给咱进贡,现在是咱上门赐他们厚礼,对方所付出的代价跟上门来一样:叩头,接纳封敕。当然,蕞尔小邦的国王一高兴,想面谢圣恩,郑和干脆把他们接来,二次出洋时,再把他们送回。这样一来一往有接有送的,我们与南洋诸邦就很有些走亲戚的意思了。我们历史书上把这叫作友好。但是这种友好不能一直撑下去,内部有人批评了: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于是,这项费时28年的涉外形象工程终于在1433年,歇了!
3、也不能说郑和下西洋没一点好处,那样太对不起死去的烈士和花去的金银了。首先,皇家后花园多了各个蕞尔小邦进贡来的各种畜生及鸟类,当然还有奇花异石。其次,大明政府从上到下的政治虚荣心,一次一次的得到满足。试举例说明:1415年,麻林国献一只长颈鹿,整个政府官员包括皇上在内,集体亢奋得差点脑血栓,因为咱从没见过长颈鹿这畜牲,就把它当作咱们想象中的吉祥动物——麒麟了!所以我们就自作多情地认为,天子有至德之至,那么上天就降下了至德之徵,这是以德治国的硕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