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一生简朴,治军严谨,令行禁止,作战勇猛,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一、良禽择木而栖
原本徐晃是杨奉的部将,一起在为东汉朝廷这家公司打工,可是这家公司两个最大的董事韩暹和董承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起来。眼看他们争斗日益激烈,公司也即将倒闭,好在这时有位大股东加了进来。不错,就是曹操。
于是,徐晃看到了希望,并劝服上司杨奉和自己一起跳槽,加入曹操集团。哪知当曹操拿出第一个方案,要汉献帝迁都许昌时,杨奉又在韩暹的挑拨下反叛了曹操。名字真是没起错,“阳奉阴违”!
曹操可不是好惹的,迅速杀败了杨奉和韩暹的叛军。徐晃也不是傻子,本来就想跳槽了,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跟着曹老板好好干呢!
从此,徐晃便成为了曹操麾下的得力战将。徐晃对于曹操嘱咐的每一次任务,打的每一次战斗,都把它视为曹魏大厦的每一块砖瓦。他不是为了自己在战斗,而是为了曹魏的统一事业在战斗。
因为他视曹操为明主,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实现曹魏的统一大业就是他一切动力的来源。
二、南征北战,咸有效劳
随后,曹操的每一次征战中,几乎都少不了你的身影。
曹操灭吕布,你招降赵庶、李邹;文丑要为颜良报仇,反被你和张辽斩杀。官渡鏖战时,曹袁双方军粮殆尽,值此危难之际,又是你打败袁绍的运粮将领韩猛,烧其辎重,得以让曹操与袁绍僵持而不败。
袁绍死后,曹操攻打冀州,是你兵临城下,劝降易阳令韩范,兵不血刃解放了易阳。当曹操想要灭易阳时,又是你,陈其利害,希望赦免易阳,那么其他尚未归顺的地方也会望风而降。
西征马超时,虽然曹操已经渡过渭河抵达潼关,但遇到马超阻击,依然不能前进。还是你,提出渡过黄河,抢占卫蒲阪,在那里搭建桥头阵地,截断敌人的后路。就是这样,曹操才得以渡过黄河与马超、韩遂展开决战。
与刘备争夺汉中时,刘备派陈式等袭击马鸣阁,想要切断曹军后方通道,夺取汉中,又是你出现在了该出现的地方,击败陈式,粉碎了刘备的美好计划。
你为了曹魏的江山出生入死,大小战役无不见你的身影。当关羽打败于禁,威震华夏,动摇曹魏江山时,你不出手谁出手!
三、樊城破关羽,走向人生巅峰
本来解救樊城并没有徐晃多大的事儿,因为曹操已经派大将于禁和庞德率领七军支援曹仁。于禁在曹魏军中很有威望,治军严谨,鲜有败绩。曹操也很信任于禁,几乎把宝全压在了他的身上。
在于禁真正失败之前,曹魏军中肯定谁都不会想到他会失败,可是他的确失败了!败给了一场洪水!上天给于禁开了个玩笑,也给曹魏开了个玩笑。
同时,上天也给了徐晃一个重担。
于禁全军被灭的消息传到了曹操耳中,曹操慌了,甚至想要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最终在朝臣的劝谏下,决定于孙吴联盟,并派遣徐晃作为第二支援军解救樊城。并且将远在合肥的张辽等诸将也调来增援曹仁,可见胜利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徐晃当然知道自己肩上的负担有多重,自己这一战的胜败将决定着曹魏的命运。虽说关羽后方会有东吴的偷袭,但自己还是要取得正面战场的胜利,才能拥有主动权,不能将希望过多的寄托在别人身上。
可是问题在于自己的士兵多是新兵,根本不是荆州兵的对手,没有万全的准备,依然不能轻举妄动,于禁惨败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威震华夏的关羽,关二爷。
硬碰硬不行,那不如先试试计谋。
当时关羽的前部军队驻扎在偃城,于是徐晃佯筑长堑,做出切断蜀军后路的假象,逼迫蜀军退出偃城。果然,蜀军害怕被围,烧营撤走,因而徐晃军得以占据偃城。
同时,孙权同意了曹操双方夹击关羽的做法。于是曹操让徐晃将孙权的密信分别射入樊城和关羽营中。一时间关羽不辨信中真伪,进退两难。
此时,为了这场重要的战役,曹操不惜亲自督军,并派遣十二营兵力进驻偃城,由徐晃指挥。
至此,徐晃才有了和关羽一较高下的实力。
当时,关羽的主力驻扎在围头,部分军队驻扎在四冢。战前,徐晃放出消息,要全力攻打围头,一举击败关羽,将他赶回老家。正当关羽军在做战前准备时,徐晃却突袭了四冢。
关羽害怕丢失四冢,亲率五千步骑出战。不过我想关羽是不是太轻敌了,只带五千士兵来和徐晃交战。就算你俩关系好,也不能这样啊。
关羽和徐晃还真是老乡,都是山西人。据说,在开战之前,两人还相互问候了一番,只谈平生过往,不谈政治军事。但毕竟各为其主,这是一场生死的较量,也许他们本可以成为朋友,但此刻他们是敌人。
果然战争还是不可避免,可能是由于兵力原因,混战之中,关羽被徐晃击败,向围头撤退。徐晃率军紧追不舍,跟随关羽冲到他的大本营中。此刻徐晃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击败关羽。
当时关羽的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非常严密,如果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反而由内突袭,要容易不少。趁关羽军陷入混乱之时,徐晃一鼓作气,杀败关羽,解救了樊城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