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震撼人心的历史情怀
初读《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在探寻文化遗迹的艰难历程及作者对见闻的感悟。这种错误的认识伴随了我很长时间。
再读时才发现,《文化苦旅》虽然有一个“旅”字,但也不仅限于“旅”,该书更多表现的却是历史情怀。作者也在自序中表明是漂泊旅程的感悟心得,但与常规的“游记”大相径庭。常规的“游记”可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记叙型;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抒情型;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写景型以及通过游记来阐述道理的说理型。而《文化苦旅》这本书的重心并非见闻描述型,也非一般意义的借景抒情,而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作者不仅用眼睛欣赏事物,而且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
余秋雨摒弃繁杂无味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普通读者描绘了一副中国文化的地图,让我们看到了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风雨天一阁,让我们认识了曾经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喀什的绝代风华……
“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爬。不管抵达哪,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斟酌书中的字句和对山水风景、地方特色以及历史文化的细微的描写,更多的是对余秋雨先生这种把文字和历史交融在笔尖的羡慕与敬佩之情。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心愿,那就是自己可以每天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够付出行动,而能够坚持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我认为余秋雨先生便是这寥寥无几中的一位。我相信他之所以能对文字这么灵活的运用,除了他日积月累的博学多识之外,还有他躬身力行探求事物根源孜孜不懈的精神。我则属于那大多数不能坚持到底的人之中的一个,我总是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很难坚持到最后。在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并对余秋雨先生有了些许了解之后,我从余秋雨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很多。读《文化苦旅》这本书,我领略了都江堰、长江水的波澜壮阔,见识了中华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和天一阁的精妙绝伦,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
《文化苦旅》真是我的至爱,使我受益匪浅!如果可以,真想去书中所写的那些地方,切身实地地感受一下那震撼人心的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