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漫兮,吾等应上下而求索——读《文化苦旅》有感
背上行囊,走进祖国的大好山川,享受丰富的文化盛宴。余秋雨先生如是。他放下名利,打开心扉,走向各地,在文化的滋润下创作了《文化苦旅》。
每当翻开《文化苦旅》,一种别样的清新,扑面而来。顺着先生的足迹,从“吾乡”开始,文化之细流蔓延至各地。其中,不仅有自豪感,也有着对过去屈辱无能的无奈;不乏有绵延不绝的文化精髓,亦存难以磨棱的文人风骨。
《文化苦旅》既不乏抒情议论文磅薄大气,又富有诗歌的情趣盎然。其正如一杯老酒,其味无尽而意亦无穷。
都江堰下,水流“将强悍之生命付之于归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暌睽,”使我们领悟到了李冰工程的意义,更是理解了中国哲学的深刻意义。莫高窟,是一个可以震惊世界的门户,不仅是人间信仰,这儿还构建了历史。在那,会被其千年不灭的信仰所同化。
除了地理,还有人文。
黄州突围的苏东坡,之前被“乌台诗案”所困扰,但进入黄州后不再如之前一般放荡,而是走向成熟,展示其旷达自适的风度。除了东坡先生,更展示了勤劳肯干的山西人,他们“走西口”为未来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文明的伟大之一。离开都市的繁华,走向边境,看到的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来到宁古塔,你便会发现这儿的孤寂可怖。无数大案中被流放这儿的人们,成了此地唯一的鲜活之气。但“人”又在这儿闪现出了光芒,“苦难是命运的试金石”,流放的人们,体现出了苦难中的高贵。
除了文化之旅,还有人生之旅。
没有高贵的生命,又怎会有现今的文化?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文化,也都是以这些高贵的生命来支撑。因此,“文化苦旅”中“苦旅”不仅仅是有旅行之苦,更重要的是其间包含着创作之苦。余先生又用自己的真切感受,告诉了我们亲近而又遥远的伟大人物们的真实人格。其间,有巴金、有黄佐临、有谢晋,他们都经历过苦难,但又无比地高贵与卓越!
说道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她只是一本集文化于一身的介绍与抒情之作罢了,但她更包含有无尽的遗憾,更有中华文化的命途多舛与辛酸悲苦。
道土塔,那是莫高窟悲惨命运的源头,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那些天,即使是凄艳的晚霞,也是一个古老民族流血的伤口。天一阁,是古代藏书的集大成者,曾让无数才子倾情仰慕,可最终也无法逃脱失窃的命运,最终也差点被毁灭……
我们有着全世界都尊敬的高尚文化,但有时我们却不懂得珍惜,每当失却了才后悔,这难道不可笑吗?与其糟蹋已经所有,向往虚无飘渺,不如把握现在所握;与其不断寻找,急急忙忙,不如放慢脚步,珍惜眼前。
文化苦旅,不单行万里路,每一次远行,都是一次心路历程,感受天地间纯粹的美,倾听远方深切的呼唤。在字里行间品味其独特的哲理,荡涤鄙夷贪婪之萌。
“闲看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手捧着《文化苦旅》走出自己的苦旅,淡然间走向人生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