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四圣心源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四圣心源 >

卷八七窍解

卷八七窍解

简介

升露,爰开七窍,神魂魄之所发,声色臭味之所司也。先圣既没,千载如梦,扶,辞乔入谷,箝娥青之舌,杜仪秦之口,塞瞽旷之耳,胶离朱之目。祸流今古,痛积人神!

仆也,轻试老拳,道宗目眇,略婴利镞,夏侯睛伤。双睛莫莫,原非大眼将军,一目(目荒)(目荒),竟作小冠子夏。渺尔游魂,不绝如线,觚含毫,悲愤横集,作七窍解。

 

耳目根原

耳目者,清之门户也。位于下,左升而化清位于上,右降而化浊。浊降泄,则开窍于下,清升露,则开窍于上。莫浊于渣滓,故窍于二便而传粪溺;莫清于神气,故窍于五官而司见闻。清上达,则七窍空明,浊上逆,则五官晦塞。晦则不睹,塞则不闻,明则善视,空则善听。

木主五色,以血藏于肝,血华则为色也。血,也,而魂生焉,故血之内华者则为色,而魂之外光者则为视。金主五声,以气藏于肺,气发则为声也。气,也,而魄生焉,故气之外发者则为声,而魄之内涵者则为闻。

木火升清,清升则光外发而为两目;金水降浊,浊降则体内存而为双耳。盖神明而暗,气虚而血实,外明乃见,内虚乃闻。木火体而用,魂中有魄,外明内暗,故能见不能闻;金水体而用,魄中有魂,内虚外实,故能闻不能见。目以用神,耳以体灵,用神则明,体灵则聪。木火之用,金水之体,皆也,体善存而用善发,是以聪明而神灵。

耳聋者善视,体已败,故神于用;目瞽者善听,用既废,故灵于体。所谓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清一败,体用皆亡,浊逆上,孔窍障塞,则熟视不睹泰山,静听不闻雷霆,耳目之官废矣。

目病根原

目病者,清之上衰也。金水为降则盈,木火为升则神化。浊故下暗,神清故上光。而清之上发,必由于脉,脉主于心而上络于目,心目者,皆宗脉之所聚也。《内经》:心者,宗脉之所聚也。又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脉之上达九天,气清明,则虚灵而神发,所谓心藏脉而脉舍神也。《灵枢经》语。神气发现,开双窍而为明。《素问》:夫明者,所以别白黑,视长短。目者,神气之所游行而出入也。窍开而光露,是以无微而不烛。一有微不降,则云雾暧空,神气障蔽,陷而光损矣。

清升浊降,全赖于土。水木随己土左升,则化而为清;火金随戊土右降,则化而为浊暗而明,夜晦而昼光,自然之理也。后世庸工,无知妄作,补,避明趋暗,其轻者遂为盲瞽之子,其重者竟成夭枉之民。愚谬之恶,决海难流也!慨自师旷哲人,不能回既霍之目,子夏贤者,不能复已丧之明,况委之愚妄粗工之手,虽有如炬之光,如星之曜,安得不殒灭而亡失乎!

然千古之人,未有如师旷、子夏之明者,所谓盲于目而不盲于心也。古之明者,察于未象,视于无形。夫未象可察,则象为糟粕,无形可视,则形为赘疣。官骸者,必敝之物,神明者,不朽之灵。达人不用其官用其神,官虽止而神自行,神宇泰而天光发,不饮上池而见垣人,不燃灵犀而察渊鱼,叶蔽两目而无远弗照,云碍双睛而无幽不烛。如是则听不用耳,视不用目,可以耳视,可以目听。此之谓千古之明者,何事乞照于庸工,希光于下士也!

疼痛

眼病疼痛,悉由浊气逆冲。目居清之位,神气冲和,光彩发露,未有一线浊。若使浊气冲逆,遏清气,清气升发,而浊气遏之,二气壅迫,两相击撞,是以作疼。而浊气之上逆,全缘辛金之不敛。金收而水藏之,则浊归于九地之下,金不能敛,斯水不能藏,故浊逆填于清位。金水逆升,浊填塞,则甲木不得下行,而冲击于头目。头目之痛者,甲木之邪也。甲木化气于相火,随辛金右转而水藏。甲木不降,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烁,故白珠红肿而热滞也。

手足少之脉,同起于目锐眦,而手之三之清者,足之三之浊者,清则上升,浊则下降。手之三,自手走头,其气皆升;足之三,自头走足,其气皆降。手三病则下陷,足三病则上逆。凡下热之证,因手少三焦之陷;上热之证,因足少胆经之逆。故眼病之热赤,独责甲木而不责于三焦也。其疼痛而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旺;其疼痛而不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虚也。

赤痛之久,浊蒙蔽,清不能透露,则云翳生而光华碍。云翳者,浊气之所郁结也。气未陷,续自升发,则翳退而明复,气一陷,翳障坚老,而明丧矣。其疼痛者,浊气之冲突。其盲瞽者,清陷败而木火不升也。

木火之升,机在己土,金火之降,机在戊土。己土左旋,则和煦而化神,戊土右转,则凝肃而产之魄,藏于肺金,魄重浊,是以沉降;神之魂,藏于肝木,神魂轻清,是以浮升。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自然之也。

脾升胃降,则在中气。中气者,脾胃旋转之枢轴,水火升降之关键。偏湿则脾病,偏燥则胃病,偏热则火病,偏寒则水病。济其燥湿寒热之偏,而归于平,则中气治矣。

芍药丹皮汤

黄芩三钱,酒炒三钱白芍药三钱甘草二钱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左目赤痛者。

百合五味汤

百合三钱五味一钱,研半夏三钱甘草二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右目赤痛者。

热甚加石膏、知母。

百合五味姜附汤

百合三钱五味一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服。

治水土寒湿而上热赤痛者。

或不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

茯泽石膏汤

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栀子三钱甘草二钱半夏三钱石膏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湿热熏蒸,目珠黄赤者。

桂枝丹皮首乌汤

桂枝三钱丹皮三钱首乌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干姜三钱龙眼十个,肉

煎大半杯,热服。

治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

桂枝菖蒲汤

三钱桂枝三钱丹皮三钱生姜三钱甘草二钱菖蒲二钱

煎半杯,热服。

治瞳子缩小者。

乌梅山萸汤

五味一钱乌梅三钱,肉山萸三钱,肉甘草二钱首乌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

煎半杯,服。

治瞳子散大者。

姜桂参苓首乌汤

人参三钱首乌三钱桂枝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

煎半杯,服。

治目珠塌陷者。

芍药枣仁柴

芍药三钱甘草三钱首乌三钱枣仁三钱,生,研三钱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目珠突出者。

医书自唐以后无通者,而尤不通者,则为眼科。庸妄之徒,造孽误人,毒流千古,甚可痛恨!谨为洗发原委,略立数法,以概大意。酌其脏腑燥湿寒热而用之,乃可奏效。若内伤不,但以眼科名家,此千古必无之事也。

耳病根原

耳病者,浊之上填也。虚而实,浊下降,耳窍乃虚,虚则清彻而灵通,以其冲而不盈也。目者,木火之终气,耳者,金水之始基。木火外明,故神清而善发,金水内虚,故气空而善内。凡大块之噫气,生物之息吹,有窍则声入,声入则籁发,非关声音之钜细也。

窾窍空洞,翕聚而鼓荡之,故声入而响达,譬之空谷传声,万壑皆振。声不传于崇山,而独振于空谷者,以其虚也。声之入也以其虚,而响之闻也以其灵。声入于听宫,而响达于灵府,是以无微而不闻也。

浊气一升,孔窍堵塞,则声入而不通矣。人之衰者,脾陷胃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虚灵障蔽,重听不闻。日长而日消,窍日蔽而聪日损,气化自然之数也。然窍闭于天而灵开于人,达者于是,有却年还聪之术也。

疼痛

耳病疼痛,悉由浊气壅塞。耳以冲虚之官,空灵洞彻,万籁毕收,有浊则降,微不存。若使浊气升填,结滞壅肿,则生疼痛。久而坚实牢硬,气阻而为热,血郁而化火,肌肉腐溃,则成痈脓。

浊气之上逆,缘于辛金之失敛,甲木之不降。甲木上冲,听宫胀塞,相火郁遏,经气壅迫,是以疼痛而热肿。凡头耳之肿痛,皆甲木之邪也。

手足少之脉,俱络于耳,而少一病,则三焦之气善陷,胆经之气善逆。耳病之痈肿,尽甲木之为害,于三焦无关也。甲木逆升,相火郁发,则为热肿。木邪冲突,则为疼痛。木气堵塞,则为重听。仲景《伤寒》:少中风,两耳无所闻。太伤寒,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无闻也。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耳聋者,手少虚,而足少败。耳痈者,手少之火陷,而足少之火逆也。欲升三焦,必升己土,欲降甲木,必降戊土,中气不运,不能使浊降而清升也。

芍药茯苓汤

芍药三钱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甘草二钱桔梗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耳内热肿疼痛者。

热甚,加黄芩。脓成,加丹皮、桃仁。

苓泽芍药汤

茯苓三钱泽泻三钱半夏三钱杏仁三钱三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耳流黄水者。

参茯五味芍药汤

茯苓三钱半夏三钱甘草二钱人参三钱橘皮三钱五味一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服。

治耳渐重听者。

鼻口根原

鼻口者,手足太之窍也。脾窍于口而司五味,肺窍于鼻而司五臭。人身之气,降而化浊升而化清,清则冲虚,浊则滞塞,冲虚则生其清和,滞塞则郁为烦热。上窍冲虚而不滞塞,清和而不烦热者,清气升而浊气降也。浊降而清升,故口知五味而鼻知五臭。

而口鼻之司臭味,非第脾肺之能也,其权实由于心。以心窍于舌,心主臭而口主味。鼻之知五臭者,心也;口之知五味者,舌也。心为君火,胆与三焦为相火,三焦升则为清,胆木降则为浊。三焦陷而胆木逆,清气降而浊气升,则鼻口滞塞而生烦热,臭味不知矣。

而清气之升,由鼻而上达,浊气之降,自口而下行。盖鼻窍于喉,口通于咽,鼻者清气之所终,口者浊气之所始也。喉通于藏,咽通于府,喉者地气之既升,咽者天气之初降也。浊气不降而清气下陷,则病见于口;清气不升而浊气上逆,则病见于鼻。故鼻病者,升其清而并降其浊;口病者,降其浊而兼升其清。

升清之权,在于太,太陷则乙木不能升其清;降浊之机,在于明,明逆则辛金不能降其浊。得升降之宜,则口鼻之窍和畅而清通矣。

鼻病根原

鼻病者,手太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降敛。宗气在胸,卫之本,贯心肺而行呼吸,出入鼻窍者也。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肺中清气,氤氲如雾,雾气飘洒,化为雨露,而输膀胱,则痰涕不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肺金生水而主皮,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外感风寒而皮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嚏喷。肺气熏腾,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肺气初逆则涕清,迟而肺气堙郁,清化为浊,则滞塞而胶黏;迟而浊菀陈腐,白化为黄,则臭败而秽恶。久而不愈,色味如脓,谓之鼻痈。皆肺气逆行之所致也。其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是谓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语。肺气之郁,总由土湿而胃逆,胃逆则浊气填塞,肺无降路故也。

桔梗元参汤

桔梗三钱元参三钱杏仁三钱橘皮三钱半夏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

五味石膏汤

五味一钱石膏三钱杏仁三钱半夏三钱元参三钱茯苓三钱桔梗三钱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胃寒,加干姜。

黄芩贝母汤

黄芩三钱三钱芍药三钱元参三钱桔梗三钱杏仁三钱五味一钱贝母三钱,去心

煎半杯,热服。

治鼻孔发热生疮者。

苓泽姜苏汤

茯苓三钱泽泻三钱生姜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二钱橘皮三钱紫苏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

口病根原

口病者,足明之不降也。脾主肌肉而窍于口,口唇者,肌肉之本也。《素问》语。脾胃同气,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唇口不病,病者,太己土之陷而明戊土之逆也。明逆则甲木不降而相火上炎,于是唇口疼痛而热肿,诸病生焉。

脾胃不病,则口中清和而无味。木郁则酸,火郁则苦,金郁则辛,水郁则咸,自郁则甘。口生五味者,五藏之郁,而不得土气,则味不自生,以五味司于脾土也。心主五臭,入肾为腐,心为火而肾为水,土者水火之中气,水泛于土则湿生,火郁于土则热作,湿热熏蒸,则口气腐秽而臭恶。

以湿土主令,明从燥金化气,脾病则陷,胃病则逆。口唇之病,燥热者多,湿寒者少,责在明,不在太。然明上逆而生燥热,半因太下陷而病湿寒,清润上焦之燥热,而不助下焦之湿寒,则得之矣。

甘草黄芩汤

甘草二钱黄芩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石膏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热熏蒸,口气秽恶者。

贝母元参汤

贝母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二钱黄芩二钱

煎半杯,热漱,徐咽。

热甚,加黄连、石膏。

治口疮热肿。

桂枝姜苓汤

芍药四钱桂枝二钱干姜三钱甘草二钱元参三钱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服。

治脾胃湿寒,胆火上炎,而生口疮者。

舌病

心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属火而火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转,金敛而水藏之也。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遂其炎上之,而病见于舌,疼痛热肿,于是作焉。

火之为,降则通畅,升则堙郁,郁则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郁于金,则苔白。火盛而金燥,则舌苔白涩;火衰而金寒,则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湿,则舌苔黄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黄涩。五行之理,旺则侮其所不胜,衰则见侮于所胜。水者火之敌,水胜而火负,则苔黑而滑;水负而火胜,则苔黑而涩。凡光滑滋润者,皆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结也。

心主言,而言语之机关,则在于舌。舌之屈伸上下者,筋脉之柔和也。筋司于肝,肝气郁则筋脉短缩,而舌卷不能言。《灵枢•经脉》:足厥气绝,则筋绝。筋者,聚于器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故唇青舌卷缩。足太气绝,则脉不荣其唇舌,脉不荣则舌萎人中满。《素问•热论》:少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足三之脉皆络于舌,凡舌病之疼痛热肿,则责君火之升炎。若其滑涩燥湿,挛缩弛长诸变,当于各经求之也。

芩连芍药汤

黄芩三钱黄连一钱甘草二钱贝母二钱,去心丹皮三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桂枝地黄汤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生地三钱阿胶三钱当归三钱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牙痛

牙痛者,足明之病也。手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明之经,起于鼻之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之清者,足之三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明升,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

明以燥金主令,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戊土之降,以其燥也。太盛而明虚,则戊土化湿,逆而不降,并阻少甲木之经,不得下行。牙者,胃土所司,胃土不降,浊气壅迫,甲木逆冲,攻突牙,是以肿痛。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是以热生。虫牙者,木郁而为蠹也。甲木郁于湿土之中,腐败蠹朽,故虫生而齿坏。

牙齿为骨之余气,足少肾水之所生也。水盛于下而根于上,牙者,水之方芽于火位而未盛者也。五行之理,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水火一病,则水胜而火负,事之常也。而齿牙之位,以癸水之始基,微初凝,根荄未壮,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挟焦石流金之力而胜杯水,势自易易。以少水而烁于壮火,未可以胜负寻常之理相提而并论也。

黄芩石膏汤

黄芩三钱石膏三钱甘草二钱,生半夏三钱升麻二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牙疼龈肿。

桃仁汤

三钱桃仁三钱石膏三钱骨碎补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虫牙。

咽喉

咽喉者,升降之路也。《灵枢•经脉》:胃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脾足太之脉,挟咽而连舌本。心手少之脉,挟咽而系目系。小肠手太之脉,循咽而下胸膈。肾足少之脉,循喉咙而挟舌本。肝足厥之脉,循喉咙而入颃颡。五藏六府之经,不尽循于咽喉,而咽为六府之通衢,喉为五藏之总门,脉有歧出,而呼吸升降之气,则别无他经也。

六府也,而中有则气降,故浊由咽而下达;五藏也,而中有则气升,故清自喉而上腾。盖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不藏则下行,是天气之降也;五藏者,藏气而不泄,不泄则上行,是地气之升也。地气不升则喉病,喉病者,气塞而食通;天气不降则咽病,咽病者,气通而食塞。先食阻而后气梗者,是藏完而府伤之也;先气梗而后食阻者,是府完而藏伤之也。

而总之,咽通六府而胃为之主,喉通五藏而肺为之宗。衰土湿,肺胃不降,浊气堙郁,则病痹塞,相火升炎,则病肿痛。下窍为,上窍为之气浊,之气清,清气凉而浊气热,故清气下陷,则凉泄于魄门,浊气上逆,则热结于喉咙也。

甘草桔梗射干汤

甘草二钱,生桔梗三钱半夏三钱射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咽喉肿痛生疮者。

贝母升麻鳖甲汤

贝母三钱升麻二钱丹皮三钱元参三钱鳖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喉疮脓成者。

声音

声音者,手太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而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手明主令于燥金,手太化气于湿土,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盛则土湿而声瘖。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燥为而湿为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者,气之泄也;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者,气之塞也。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盖门户之开阖,机关之启闭,气为之也。而所以司其迟疾,时其高下,开阖适宜,而启闭中节者,神之所使也。是故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肺主五声,入心为言。缘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也。

闻之妇人在军,金鼓不振。李少卿军中有女子,击鼓起士而鼓不鸣。然则调声音者,益清而驱浊,一定之理也。

茯苓橘皮杏仁汤

茯苓三钱半夏三钱杏仁三钱百合三钱橘皮三钱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百合桔梗鸡子汤

百合三钱桔梗三钱五味一钱鸡子白一枚

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

治失声喑哑者。

须发

须发者,手足六之所荣也。《灵枢•二十五人》:手三之上者,皆行于头。明之经,其荣髭也。少之经,其荣眉也。太之经,其荣须也。足三之上者,亦行于头。明之经,其荣髯也。少之经,其荣须也。太之经,其荣眉也。凡此六经,血气盛则美而长,血气衰则恶而短。

夫须发者,营血之所滋生,而实卫气之所发育也。血根于上而盛于下,气根于下而盛于上。须发上盛而下衰者,手足六之经气盛于上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冬时气内潜,而爪发枯脆,夏日气外浮,而爪须和泽。缘须发之生,血以濡之,所以滋其根荄,气以煦之,所以荣其枝叶也。

宦者伤其宗筋,血泄而不滋,则气脱而不荣,是以无须,与妇人正同。

然则须落发焦者,血衰而实气败,当于营卫二者双培其本枝,则得之矣。

桂枝柏叶汤

首乌三钱桂枝三钱丹皮三钱生地三钱柏叶三钱生姜三钱人参三钱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服。

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重用黄芪,肺主皮故也。

推荐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养生学> 中医基础理论> 本草纲目> 伤寒杂病论> 药性赋白话解>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白话文>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