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根原
【原文】
耳目者,清十陽十之门户也。十陰十位于下,左升而化清十陽十,十陽十位于上,右降而化浊十陰十。浊十陰十降泄,则开窍于下,清十陽十升露,则开窍于上。莫浊于渣滓,故十陰十窍于二便而传粪溺;莫清于神气,故十陽十窍于五官而司见闻。清十陽十上达,则七窍空明,浊十陰十上逆,则五官晦塞。晦则不睹,塞则不闻,明则善视,空则善听。木主五色,以血藏于肝,血华则为色也。血,十陰十也,而十陽十魂生焉,故血之内华者则为色,而魂之外光者则为视。金主五声,以气藏于肺,气发则为声也。气,十陽十也,而十陰十魄生焉,故气之外发者则为声,而魄之内涵者则为闻。木火升清,清升则十陽十光外发而为两目;金水降浊,降浊则十陽十体内存而为双耳。盖神明而十精十暗,气虚而血实,外明乃见,内虚乃闻。木火十陰十体而十陽十用,魂中有魄,外明内暗,故能见不能闻;金水十陽十体而十陰十用,魄中有魂,内虚外实,故能闻不能见。目以用神,耳以体灵,用神则明,体灵则聪。木火之用,金水之体,皆十陽十也,体善存而用善发,是以聪明而神灵。耳聋者善视,十陽十体已败,故神于用;目瞽者善听,十陽十用既废,故灵于体。所谓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清十陽十一败,体用皆亡,浊十陰十逆上,空窍障塞,则熟视不睹泰山,静闻不听雷霆,耳目之官废矣。
【翻译】耳朵和眼睛,清轻十陽十气的门户。十陰十气位于下,左升而化为清十陽十之气,十陽十气位于上,右降而化为浊十陰十之气。浊十陰十降泄,则开窍在下面,清十陽十上升,则开窍在上。没有比渣滓更浊的,所以十陰十窍通过大小十便而传送粪尿;没有比神气更清的,所以十陽十窍在五官掌管见闻的职能。清十陽十上达,那么七窍空旷澄澈,浊十陰十上逆,那么五官晦涩不畅。晦涩就看不见,堵塞就听不到,明就眼睛好,空就听力好。木主五色,以血的形态收藏在肝,血液荣华就看见颜色。血,十陰十性十,但却是十陽十魂生的,所以血内华的则为颜色,但魂的外光则为视力。金主五声,以气的形态收藏在肺,气发出去就是声音。气,十陽十性十,但是十陰十魄生的,所以气发到外面就是声音,但在魄内涵的就为听力。木火上升清轻,清升则十陽十光外发而为两个眼睛;金水降浊,降浊则十陽十体内存而为双耳。因为神明而十精十暗,气虚而血实,眼睛可以看见,耳朵可以听到。木火十陰十气为本体而十陽十为用,魂中有魄,外明内暗,所以能见不能闻;金水十陽十体而十陰十用,魄中有魂,内虚外实,所以能闻不能见。眼睛为用的神气,耳因为体灵,用神则眼明,体灵则耳聪。木火之用,金水之体,都是十陽十,体善存而用善发,所以聪明而神灵。耳聋的人视力就好,十陽十体已衰败,所以神用在了用;眼睛瞎的听力好,十陽十的用神既然废了,所以灵用于了体。所谓断绝了非分的欲十望,集思想与行动于一处,就能够催发出巨大的力量。清十陽十一衰败,体用都消亡,浊十陰十逆上,空窍障塞,你们熟视看不见泰山,静闻听不到雷霆,耳目的器官废了。
{解读}“体用关系”来自于易经,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
目病根原
【原文】
目病者,清十陽十之上衰也。金水为十陰十,十陰十降则十精十盈,木火为十陽十,十陽十升则神化,十精十浊故下暗,神清故上光。而清十陽十之上发,必由于脉。脉主于心而上络于目,心目者,皆宗脉之所聚也。《内经》:心者,宗脉之所聚也。又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脉之十陽十,上达九天,十陽十气清明,则虚灵而神发,所谓心藏脉而脉舍神也。《灵枢经》语。神气发现,开双窍而为十精十明。《素问》:夫十精十明者,所以别白黑,视长短。目者,神气之所游行而出入也。窍开而光露,是以无微而不烛,一有微十陰十不降,则云雾暖空,神气障蔽,十陽十陷而光损矣。清升浊降,全赖于土。水木随己土左升,则十陰十化而为清十陽十,火金随戊土右降,则十陽十化而为浊十陰十。十陰十暗而十陽十明,夜晦而昼光,自然之理也。后世庸工,无知妄作,补十陰十泄十陽十,避明趋暗,其轻者遂为盲瞽之子,其重者竟成夭枉之民,愚谬之恶,决海难流也!慨自师旷哲人,不能回既臛之目,子夏贤者,不能复已丧之明,况委之愚妄粗工之手,随有如炬之光,如星之曜,安得不殒灭而亡失乎!然千古之人,未有如师旷、子夏之明者,所谓盲于目而不盲于心也。古之明者,察于未象,视于无形。夫未象可察,则像为糟粕,无形可视,则形为赘疣。官骸者,必敝之物,神明者,不朽之灵。达人不用其官而用其神,官随止而神自行,神宇泰而天光发,不饮上池而见垣人,不燃灵犀而察渊鱼,叶蔽两目而无远弗照,云碍双睛而无幽不烛,如是则听不用耳,视不用目,可以耳视,可以目听。此之谓千古之明者,何事乞照于庸工,希光于下士也!
【翻译】眼睛的病,清十陽十的上升衰败了。金水为十陰十,十陰十降则十精十盈,木火为十陽十,十陽十升则神化,十精十浊所以下黑暗,神清所以上光明。但清十陽十的上发,必定由于脉。脉主于心而上络在目,心、目,都是宗脉所聚的地方。《内经》说:心,宗脉所聚的地方。又说:眼睛,宗脉的所聚。宗脉的十陽十气,上达九天,十陽十气清明,则虚灵而神发,所谓心藏脉而脉含神。《灵枢经》说,神气发现,开双窍而为十精十明。《素问》说:十精十明,所以辨别白天黑夜,看远近。眼睛,神气所游行而出入。窍开而光露,所以无微而不洞悉,一有微十陰十不降,则云雾暖空,神气障蔽,十陽十陷而光损了。清升浊降,全赖于土。水木随己土左升,则十陰十化而为清十陽十,火金随戊土右降,则十陽十化而为浊十陰十。十陰十暗而十陽十明,夜里晦暗而白天光明,自然的道理。后世的庸医,无知任意十胡十为,补十陰十泄十陽十,避明趋暗,病人轻的就变了瞎子,重的就成了短命早死的人,愚昧乖谬的恶毒,决开海都难以洗掉!大慨自从师旷那样智慧卓越的人,不能恢复已经毁坏的眼睛,子夏那样贤能的人,不能恢复已经丧失的光明,何况托负给愚蠢胆大妄为的庸医,纵然有如火炬的光,如星星的照耀,怎么能够不毁灭而丧失!然而千古之人,没有如师旷、子夏的聪明智慧明,所谓盲于目而不盲于心。古代明智的人能够观察到事物的微小之处,看到无形的地方。本质可以明察,那么表像就为糟粕,不见形体的可以看见,那么外形就为多余无用。身躯,必然衰败的物体,神明,不朽的十精十灵。贤达的人不用其器官而用其神明,器官虽然丧失了但神主动运行,神态器宇泰然自然天光发露,没有饮天池的水而见仙人,不用灵犀而察渊鱼,叶子遮挡两个眼而无远弗照,云碍双睛而无幽不烛,象这样就听声音不用耳朵,看事物不用眼睛,可以耳朵看,可以眼睛听。这就是千古明智的人,为何恳求于庸医,仰慕于低下的人!
疼痛
【原文】
眼病疼痛,悉由浊气逆冲。目居清十陽十之位,神气冲和,光彩发露,未有一线浊十陰十。若使浊十陰十冲逆,遏十逼十清气,清气升发,而浊气遏之,二气壅迫,两相击撞,是以作疼。而浊气之上逆,全缘辛金之不敛。金收而水藏之,则浊十陰十归于九地之下,金不能敛,斯水不能藏,故浊十陰十逆填于清位。金水逆升,浊十陰十填塞,则甲木不得下行,而冲击于头目,头目之痛者,甲木之邪也。甲木化气于相火,随辛金右转而十温十水脏,甲木不降,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烁,故白珠红肿而热滞也。手足少十陽十之脉,同起于目锐眦,而手之三十陽十,十陽十之清者;足之三十陽十,十陽十之浊者,清则上升,浊则下降。手之三十陽十,自手走头,其气皆升;足之三十陽十,自头走足,其气皆降。手三十陽十病则下陷,足三十陽十病则上逆。凡下热之证,因手少十陽十三焦之陷;上热之证,因足少十陽十胆经之逆。故眼病之热赤,独责于甲木而不责于三焦也。其疼痛而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旺,其疼痛而不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虚也。赤痛之久,浊十陰十蒙蔽,清十陽十不能透露,则云翳生而光华碍。云翳者,浊气之所郁结也,十陽十气未陷,续自升发,则翳退而明复;十陽十气一陷,翳障坚老,而十精十明丧矣。其疼痛者,浊气之冲突,其盲瞽者,清十陽十陷败而木火不升也。木火之升,机在己土,金火之降,机在戊土。己土左旋,则和煦而化十陽十神,戊土右转,则凝肃而产十陰十精十。十陰十精十之魄,藏于肺金,十精十魄重浊,是以沉降;十陽十神之魂,藏于肝木,神魂轻清,是以浮升。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自然之十性十也。脾升胃降,则在中气。中气者,脾胃旋转之枢轴,水火升降之关键,偏湿则脾病,偏燥则胃病,偏热则火病,偏寒则水病。济其燥湿寒热之偏,而归于平,则中气治矣。
【翻译】眼病疼痛,全部因为浊气逆冲。目居清十陽十的位置,神气平和,光彩发露,没有一线浊十陰十。如果浊十陰十冲逆,阻止清气,清气升发,但浊气阻止了他,二气堵塞,两相击撞,所以发作疼痛。而浊气的上逆,全缘于辛金的不收敛。金收而水藏,那么浊十陰十归于底下,金不能收敛,这水不能收藏,重浊十陰十逆填于清十陽十的位置。金水逆升,浊十陰十填塞,则甲木不得下行,而冲击于头目,头目的痛,是甲木的邪气。甲木化气于相火,随辛金右转而十温十水脏,甲木不降,相火上炎,而刑克肺金,肺金被销熔,所以白眼珠红肿而且热滞积。手足少十陽十的脉,同是起于外眼角,而手的三十陽十经,十陽十气清轻;足的三十陽十经,十陽十气浊重,清则上升,浊则下降。手的三十陽十经,自手走头,其气都上升;足的三十陽十经,自头走足,其气都下降。手三十陽十病则下陷,足三十陽十病则上逆。凡是下热的病证,起因是手少十陽十三焦的下陷;上热病证,起因于足少十陽十胆经的上逆。所以眼病的热赤,只是问责于甲木而不问责于三焦。病人疼痛而且眼睛发红发十热的,甲木逆而相火旺,病人疼痛而且眼睛不发红发十热的,甲木逆而相火虚。眼睛赤痛的时间长久,浊十陰十蒙蔽,清十陽十不能透露,眼球角膜发生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组织,影响视力。云翳,浊气的所郁结,十陽十气没下陷,自己继续升发,则翳消退而眼睛复明;十陽十气一旦下陷,翳障坚十硬老化,眼睛光明丧失了。病人眼睛疼痛的,浊气的冲突,病人瞎眼的,清十陽十陷败而木火不升。木火的上升,关键在己土,金火的下降,关键在戊土。己土左旋,则十温十暖而化十陽十神,戊土右转,则凝肃而产生十陰十精十。十陰十精十的魄,藏于肺金,十精十魄浓重浑浊,所以沉降;十陽十神的魂,藏于肝木,神魂轻清,所以浮升。本原在天的亲上,本原在地的亲下,自然的本十性十。脾升胃降,根本在中气。中气,脾胃旋转的枢轴,水火升降的关键,偏湿则发脾病,偏燥则发胃病,偏热则发火病,偏寒则发水病。补益病人燥湿寒热的偏十性十,回归于平衡,那么中气就治好了。
【原文】
柴十胡十芍药丹皮汤
黄芩三钱,酒炒 柴十胡十三钱 白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治左目赤痛者。
百合五味汤
百合三钱 五味(研)一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治右目赤痛者。热甚,加石膏知母。
百合五味姜附汤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十温十服。治水土寒湿,而上热赤痛者。或不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
茯泽石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石膏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治湿十热熏蒸,目珠黄赤者。
桂枝丹皮首乌汤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龙眼(肉)十个,煎大半杯,热服。治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
桂枝菖蒲汤
柴十胡十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菖蒲二钱
煎半杯,热服。治瞳子缩小者。
乌梅山萸汤
五味一钱 乌梅(肉)三钱 山萸(肉)三钱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煎半杯,十温十服。治瞳子散大者。
姜桂参苓首乌汤
人参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干姜三钱
煎半杯,十温十服。治目珠塌陷者。
芍药枣仁柴十胡十汤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 首乌三钱 枣仁(生,研)三钱 柴十胡十三钱 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治目珠突出者。
【翻译】柴十胡十芍药丹皮汤
黄芩(酒炒)11克 柴十胡十11克 白芍药11克 甘草7克 丹皮11克
煎半杯,热服。治左眼睛赤痛的。
百合五味汤
百合11克 五味(研)4克 半夏11克 甘草7克 丹皮11克 芍药11克
煎半杯,热服。治右眼睛赤痛的。热的严重的,加石膏、知母。
百合五味姜附汤
百合11克 五味4克 芍药11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干姜11克 附子11克
煎大半杯,十温十服。治水土寒湿,而且上热赤痛的。有的人不赤不热,但发作疼痛,是没有上热,去掉百合、芍药,加桂枝。
茯泽石膏汤
茯苓11克 泽泻11克 栀子11克 甘草7克 半夏11克 石膏11克
煎大半杯,热服。治湿十热熏蒸,目珠黄赤的。
桂枝丹皮首乌汤
桂枝11克 丹皮11克 首乌11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干姜11克 龙眼(肉)10个,煎大半杯,热服。治昏花不明,而无赤痛的。
桂枝菖蒲汤
柴十胡十11克 桂枝11克 丹皮11克 生姜11克 甘草7克 菖蒲7克煎半杯,热服。治瞳子缩小的。
乌梅山萸汤
五味4克 乌梅(肉)11克 山萸(肉)11克 甘草7克 首乌11克 芍药11克 龙骨7克 牡蛎11克,煎半杯,十温十服。治瞳子散大的。
姜桂参苓首乌汤
人参11克 桂枝11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首乌11克 干姜11克
煎半杯,十温十服。治目珠塌陷的。
芍药枣仁柴十胡十汤
芍药11克 甘草11克 首乌11克 枣仁(生,研)11克 柴十胡十11克 丹皮11克
煎半杯,热服。治目珠突出的。
【原文】
医书自唐以后无通者,而尤不通者,则为眼科。庸妄之徒,造孽误人,毒流千古,甚可痛恨!谨为洗发原委,略立数法,以概大意,酌其藏腑燥湿寒热而用之,乃可奏效。若内伤不十精十,但以眼科名家,此千古必无之事也。
【翻译】医书自唐以后没有十精十通的,而尤其不通的,则为眼科。浅陋妄为的医生,造孽误人,毒流千古,特别令人痛恨!慎重梳理发病的原因,简单的写下几个治疗的方子,以概括大意,斟酌病人的藏腑燥湿寒热而选用,才可以奏效。如果内科不十精十通,只是眼科的名家,这是千古一定没有的事。
耳病根原
【原文】
耳病者,浊十陰十之上填也。十陽十性十虚而十陰十性十实,浊十陰十下降,耳窍乃虚,虚则清彻而灵通,以其冲而不盈也。目者,木火之终气,耳者,金水之始基,木火外明,故神清而善发,金水内虚,故气空而善内。凡大块之噫气,生物之息吹,有窍则声入,声入则籁发,非关声音之巨细也。窾窍空洞,翕聚而鼓荡之,故声入而响达,譬之空谷传声,万壑皆振。声不传于崇山,而独振于空谷者,以其虚也。声之入也以其虚,而响之闻也以其灵,声入于听宫,而响达于灵府,是以无微而不闻也。浊气一升,孔窍堵塞,则声入而不通矣。人之衰者,脾陷胃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虚灵障蔽,重听不闻。十陰十日长而十陽十日消,窍日闭而聪日损,气化自然之数也。然窍闭于天而灵开于人,达者于是,有却年还聪之术也。
【翻译】耳病,浊十陰十的上填。十陽十性十虚而十陰十性十实,浊十陰十下降,耳窍于是虚了,虚则清彻而灵通,因为冲而不盈十满。眼睛,木火的终气,耳朵,金水的始基,木火外明,所以神清而善于生发,金水内虚,所以气空而善内。凡大块的反食气,又名嗳气,生物的呼吸,有窍则有声入,声入则箫发声,与声音的大小无关。诀窍空洞,会聚并且鼓动激荡,所以声音进入而响声大,比如空谷传声,万壑都振鸣。声音不能传在大山,而只是振鸣在空谷,因为空谷的虚。声音的进入也因为虚,而响亮听到也因为灵活,声音进入听觉器宫,而声响到达心,所以没有一处细微不能听到。浊气一旦上升,孔窍堵塞,那么声音进入但不通了。人到了衰老的,脾陷胃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虚灵障蔽,耳聋听不到了。十陰十气日益增长而十陽十气日益消失,窍日益闭塞而聪日益损消,气化自然的规律。然而窍闭塞在于天而灵开在于人,某方面有专长的人在这儿,有避免衰老恢复听觉灵敏的方法。
疼痛
【原文】
耳病疼痛,悉由浊气壅塞。耳以冲虚之官,空灵洞彻,万籁毕收,有浊则降,微十陰十不存。若使浊气升填,结滞壅肿,则生疼痛。久而坚实牢硬,气阻而为热,血郁而化火,肌肉腐溃,则成痈脓。浊气之上逆,缘于辛金之失敛,甲木之不降。甲木上冲,听宫胀塞,相火郁遏,经气壅迫,是以疼痛而热肿。凡头耳之肿痛,皆甲木之邪也。手足少十陽十之脉,俱络于耳,而少十陽十一病,则三焦之气善陷,胆经之气善逆,耳病之痈肿,尽甲木之为害,与三焦无关也。甲木逆升,相火郁发,则为热肿。木邪冲突,则为疼痛。木气堵塞,则为重听。仲景《伤寒》:少十陽十中风,两耳无所闻。太十陽十伤寒,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无闻也。以重发汗,虚故如此。耳聋者,手少十陽十之十陽十虚,而足少十陽十之十陽十败;耳痈者,手少十陽十之火焰,而足少十陽十之火逆也。欲升三焦,必升己土,欲降甲木,必降戊土,中气不运,不能使浊降而清升也。
【翻译】耳病疼痛,全由浊气堵塞。耳朵因为是恬淡虚静的器官,空灵洞彻,万籁全收,有浊则降,一点十陰十气不存下。如果浊气升填,结滞壅肿,则产生疼痛。时间久了就坚实牢硬,气阻而为热,血郁而化火,肌肉腐溃,则成痈脓。浊气的上逆,缘于辛金的失去收敛、甲木的不降。甲木上冲,耳朵胀塞,相火郁遏,经气壅迫,所以疼痛而热肿。凡是头耳的肿痛,都是甲木的邪气。手足少十陽十的脉,都络在耳,而少十陽十一旦发病,则是三焦的气容易下陷,胆经的气容易上逆,耳病的痈肿,都是甲木的为害,与三焦无关。甲木逆升,相火郁发,则为热肿。木邪冲突,则为疼痛。木气堵塞,则为耳聋。仲景《伤寒》说:少十陽十经中风,两耳听不到。太十陽十经伤寒,病人两手十十交十十叉覆按心胸。因汗出过多,损伤胸中十陽十气所致,教他咳嗽,而不咳的,这一定是两耳听不到。因为发汗很重,气虚所以如此。耳聋的,手少十陽十经的十陽十虚,而足少十陽十经的十陽十败;耳痈的,手少十陽十经的火上焰,而足少十陽十经的火下逆。想升三焦,必升己土,欲降甲木,必降戊土,中气不运,不能使浊降而清升。
【原文】
柴十胡十芍药茯苓汤
芍药三钱 柴十胡十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煎半杯,热服。治耳内热肿疼痛者。热甚,加黄芩;脓成,加丹皮、桃仁。
苓泽芍药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柴十胡十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治耳流黄水者。
参茯五味芍药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橘皮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十温十服。治耳渐重听者。
【翻译】柴十胡十芍药茯苓汤
芍药11克 柴十胡十7克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甘草7克 桔梗11克
煎半杯,热服。治耳内热肿疼痛的病。热的很厉害的,加黄芩;化脓的,加丹皮、桃仁。
苓泽芍药汤
茯苓11克 泽泻11克 半夏11克 杏仁11克 柴十胡十11克 芍药11克
煎半杯,热服。治耳流黄水的病。
参茯五味芍药汤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甘草7克 人参11克 橘皮11克 五味4克 芍药11克
煎半杯,十温十服。治疗耳渐渐的耳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