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语录文集体,出于众手。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也。围绕“仁”一字,乃是儒家原始经典之一。始看目录,只见“学而第一”。从这第一篇,到最后“尧曰第二十”,满满地叙述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与品德。
安排在这,第一句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也是论语一书里流传甚远的一段。用来教导我们这狂简,不知所以裁之之辈果然是再合适不过。其中在子夏问题中,我明白了礼产生于美质之后:“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从其中,“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中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叶公好龙。其实生活中叶公好龙的人也不少,论语写在古代,却是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告诉我们勤学好问的人永远是聪明人,不懂装懂的永远是糊涂人。在学习上容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数学,哪怕有一点不理解,也不耻下问,不能让这小事化大,成为今后学习的绊脚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指的是不能做书呆子,书呆子只会做死题目,学习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思维要灵活,要举一反三,不能傻读书。但更不能只一味地想,要去学好的方法,要不断地练习,去锻炼你的思维,有灵活的思维固然是好的,可先天性优势如果不好好利用的话,反而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放下身段去学习他人的。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现在,我们再返回到这本书的起点,关于仁,礼,中庸。读完《论语》后,我最深刻的感想就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仁、礼、中庸是一条线,是相通的。而《论语》里,大多是说仁。其实,《论语》里关于仁的句子不少:“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就可以体现出仁在孔子心目中的分量了,“无恶也”是一种怎样崇高的境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再一次证明了在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心里,仁在礼之上。又何尝不是呢?人与仁同音,不也就说明了做好人的那一撇一拿,最重要的就是仁了吗?
《论语》里的君子,正是明白了,透彻了仁的真义,并完成的淋漓尽致,小人,就是不明白仁的含义,也许明白了却没有做到仁。由此看来,小人与君子之间的差别看起来挺大,实则就差了一个“仁”字,却是一差千里,仁的含义其实一天两天可以叙述完的?有些人一生求仁之道,最终也不是失望而去。坐在这里写作的我,也只是个小人,仁,对我来说,还太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是仁,就如子夏所言:“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不就是仁吗?《论语》《论语》,几家杂谈,言来言去,不就是在讲仁之道吗,“朝闻道,夕可死矣。”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点不假,完全不是在说笑,起码明白了大道理,一生都比别人要充实,饱满。我想,《论语》中孔子和其所涉及到的弟子,无疑明白了仁,并向着更高的境界,不断进发,虽死无憾。身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诠释,仁,要在未来做真君子而不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