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我跟随妈妈回到她的老家崇明。金秋十月,生态崇明岛更是处处展露出丰收的喜悦景象。金黄的稻谷随风起浪、红彤彤的瓜果让果园飘香,刚收获的红薯和花生都还带着泥土的芬芳。最有意思的是,许多人家院子里自己种的柿子树也都成熟结果了。看着那些树枝上挂着的小红果,我便央求妈妈带我去摘柿子。没想到妈妈告诉我说:“我还真的知道有个地方能摘柿子,走,我带你去。”
于是,我们驱车来到了靠近长江边的一户人家。一走近院子,就看大了一株非常高大的柿子树。妈妈说,这里是她的亲戚家,这棵柿子树是她的曾祖父,也就是我的高祖父当年种下的,到如今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了。七十年啊,经历了多少岁月、多少变迁,这棵柿子树依然昂首挺立着,树冠茂盛、硕果累累。我大致数了一下,柿子树上结了100多只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一样,仿佛是在为新中国庆生。
绕着柿子树走了一圈,我又有了新的发现。这棵树所在的院子旁是一片菜地,菜地后面有一排低矮的砖瓦砌成的破旧房子。据说,这是几十年前妈妈的曾祖父一辈住的地方。我凑近看,这低矮的房子墙壁早已斑驳,屋顶的瓦片也破碎了很多,窗户很小,只留下一根根铁杆子编成的网格。往屋子里望了一眼,里面只堆放了一些杂物,但从内部的泥地和老式的灶台,可以看出当年生活的窘迫和不易。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柿子树后近年来新造的的小别墅。三层楼的洋房外墙是光滑的大理石,有两三个敞亮的阳台,内部也是考究的装潢,这房子让我们城市里的人都特别羡慕。柿子树的一边是厚重有历史感的曾经,另一边是幸福的快速发展的现在,令人心生感慨。
妈妈告诉我,我的祖辈们虽然是农民,但他们都非常勤劳,他们是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努力创造财富,抚养子孙,改善生活。经历了70年的风雨变幻,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不知当年的祖辈们有没有想到,他们的后辈已经从破旧的砖瓦房搬进了崭新的别墅,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我想,高祖父种下的,不仅仅是一颗柿子树,那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一份对后世的期待。
妈妈帮我找来了一根很长的杆子,杆子一头连着一个网兜,这是专门用来摘柿子的。我看准了一个火红的、熟透了的柿子,把网兜罩上去,一勾、一翻,就把柿子摘下来了。我把它洗干净,剥了皮,狠狠地吸了一口,那汁水顺着我的手指流了下来,70年的柿子真的是蜜蜜甜。
我很想对高祖父说一句:“您放心,您种下柿子树长得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