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读后感
目录
位置: > 作文 > 读后感 >

《活着》读后感600字

浮生若梦——《活着》读后感

活着,死去,再到活着。朦朦胧胧中,江南大地上泛出了福贵老人模糊的身影,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在夕阳的残光里眯着眼睛眺望远方。

福贵老人是一个如此真实的存在,正如他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从少年时的纨绔子弟,到中年时的内战士兵,再到一个在动荡岁月里被命运玩弄的农民,他的人生是如此的坎坷。也正因为他丰富的经历,《活着》也成为了近现代中国的史诗。

当福贵老人的所有亲人一一离去时,作者余华没有一丝煽情,他只是用零度的语言加以叙述,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能感到孩子死去般麻木力量,而偶有的轻松幸福的时刻也只是衬托离别时的绝望,命运已经剥夺走了福贵的一切吗?

显然没有,活着的意志正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剥夺的东西。耕田的福贵老人是渺小的。田边的老树,可能千百年来就在那里静静生长着;田边的群山,可能在千万年前就已经在哪里默默地伫立着。它们眼中,人类才刚刚从树上下来,生了一堆火星,搭积木似的建了弱不禁风的房子。与此相比,个体的生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可是福贵老人似乎跳出了这个尘世,历经磨难而不亡,他不是神灵,他只是秉持着活着的意志在生活的长路上缓缓前行。

除了福贵,《活着》中还有两个戏剧性的人物,龙二和春生,一个是风光的地主,一个是权倾一方的县长,下场却是惨死。而福贵老人的话道出了生活中最朴素的真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最后还是赔了自己的命。”淡利重情的性格也让福贵在漫长而痛苦的岁月里寻觅到活着的乐趣。反观当下社会,难道还能找到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吗?还能找到历经磨难仍以活着的意志面对生活的人吗?苏轼词云:“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种现代人缺少的清欢不同于“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丝竹乱耳的宴酣之乐,而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幸福。我们并不奢望像福贵那样看透世事无常,只求珍惜身边的美好熬过黎明前的黑暗。

江南大地上,黄昏正在转瞬即逝,他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子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降临。

相关内容

《活着》读书笔记1000字> 《活着》读后感300字> 《活着》读书感受500字> 《活着》读书感受600字> 《活着》读后感800字初中> 活着读后感800字高中> 《活着》读后感600字>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高中> 读《活着》有感600字> 《活着》读后感800字高中>

推荐阅读

读后感>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主体作文> 读后感> 植物作文> 节日作文> 风景作文>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