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无意中知晓《活着》这本书曾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的消息,才想起了藏在水柜已久的《活着》这本书。
《活着》一书开始使用第三人的视角讲述故事,后来作者转变为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作者用主人公自叙故事的方法,讲述了一段悲苦不幸的故事。这大概是“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是充满了力量,而它的力量又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进攻,而是忍耐,去忍耐生命中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完美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这部作品简单来说是写旧时期广大老百姓们的苦难。主人公福贵在读者眼中是极为不幸的,身边最亲的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而自己仍坚强的在生活的夹缝中生活,然后挺住了。这展示的还有中国人的韧性。 有读者评论《活着》是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困难中幸存的故事,而我认为是福贵在困难中生活的故事。
对于《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一书中,福贵虽然是经历苦难,但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大概也是故事中作者又转而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原因之一吧。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在旁观人的眼中,福贵的一身是充满苦涩的,可对于他自己,其实更多的是感到幸福。贺拉斯曾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福贵他自己觉得他苦难的经历里充满幸福与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活着》所讲述的故事会让读者很容易消沉,谁又能甘愿承认这就是活着的真相?于是不甘的往下读,希望故事柳暗花明。 或许,余华写下的只是一种人生观——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也许也是文学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