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死,死亦生——读《活着》
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
--题记
当人生类似于福贵之生死,那么你是否会无助而去寻死或是像福贵之艰苦而存世,但不管是生是死,都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或见解。乐观与悲观是相对的,祸端与福事是相对的,老子早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生与死便也如此。
我们是这样的个体,离开不了环境,离开不了世事,离开不了人群。有时,我们总是在寻觅,寻觅一些在人群、社会中流失的东西—那是一种思想!当万物都在运动,唯独自己处于人群之中,会有一种落寞无助.现实过真,悲至极,则会崩溃。正如一位诗人所表述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事实。”福贵是如此的坚强,亦算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深谙了生与死。
生与死或许话题过大,即使是禅者也未能够懂得其中的哲理。余华先生是一位真正优秀的作家,他写着《活着》不是为了发泄内心对现实的敌对,也并非是假借富贵之口控诉或揭露现实的丑恶,他向读者展示的是高尚。这种高尚并不是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的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他笔下的人物是活的,因为人物有思想灵魂,他展示的是对世界的评论与感悟。
福贵是用自己的口吻来平淡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不需要别人有任何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它讲述的是生活。福贵并不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而是一位真正的睿者,生活的睿者。
生死只一瞬,“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确,我们超越不了生死。生亦死,死亦生,死生就应如福贵一般,即使我们现在未经历那些生生死死,我们也应正视生命,珍视生命!
时间的动荡和宁静。时间的变化掌握着福贵命运的变化,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也许会宽如大地。